江苏连云港:藏粮于技巧种田 多元融合展新篇
秋收时节,行走在东海县永和种植家庭农场的农田项目区里,这里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收割机轰鸣着在田间自由穿梭,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规模化种植、机械化耕作奏响了这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奋进之歌。
东海县永和种植家庭农场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大陈墩村,创办于2015年。农场负责人陈士笑以租赁的方式流转土地366亩,主要从事麦、稻种植及稻米加工与销售,兼营木业加工与销售、农业观光旅游等。农场秉承科技引领、良种引进、生态种植、规模增效的理念,加强冷链仓储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营销,组建自有运输团队,形成了抱团发展、融合增效的经营模式。开展休闲采摘、农事体验等活动,走出了一条农场美、农家富、农旅融合、城乡互促的生态发展之路。
尝到了规模化种植甜头的陈士笑,又先后投资约150万元建成9组粮食烘干设备, 投资约800万元成立“心连心米业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40亩、厂房2000多平米的“永和木业板厂”。此外,为适应农业观光旅游的需要,陈士笑还投资50多万元建成了200多平米的“永和饭店”。通过积极探索延伸种植、加工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走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实现了产量和效益双提升。永和种植家庭农场的发展带动了周边乡亲共同发展。 永和种植家庭农场也先后获评“东海县示范家庭农场”“连云港市示范家庭农场”“江苏省示范家庭农场”,在江苏省2017年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中被评为“稻麦科技示范户”,心连心米业有限公司被评为“江苏省质量诚信经营示范单位”“健康优质大米生产示范单位”“江苏省3.15消费者信得过企业”“东海县纳税十强企业”,农场主陈士笑被评为“优秀企业家”。
永和种植家庭农场始终秉持种地与养地相结合的绿色种植理念,在种植过程中,采取“秸秆全量还田+绿肥种植”模式对田块进行分片轮休,减少化肥使用量,有效培养地力。此外,农场还推广春季小麦镇压、土壤深松、秸秆速腐还田,水稻机插秧、床育秧膜水稻机插育秧等农业新技术,为提高粮食产量奠定了基础。针对当地小麦品种抗病性差,品质不佳,产量不稳,市场销路不好的情况,农场引进优质高效“宁麦13”,进行大面积种植推广,当年实现,小麦亩均增产80公斤,增效160多元。农场引进的“南粳9108”和“南粳505”,每亩水稻净增效益近300元。
为了让想种田的农户有更多精力照顾管理好土地,真正实现省工省时、效益好。陈士笑从农户手中流转了4000多亩土地,致力于改变家家户户分散种田的局面,将土地集中起来连片成块集中耕种。农场以“订单农业”的形式与周边种植大户、小农户签定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合同。农场要求农户严格按照农场指定的品种种植,然后由农场属下的“心连心米业有限公司”负责收购,收购价比同期市场价每斤上浮0.15-0.25元,农场通过把优质水稻加工成大米,再贴上自己注册的“黍香飘飘”商标上市销售,每亩净增效益近800元,同时也带动166位种田大户与120多位小农户的1万多亩优质水稻每亩增收100多元。
下一步,陈士笑打算把农场打造成种植、深加工、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家庭农场,并力争带动更多个家庭农场和周边小农户增产增收。( 张竞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