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灌南:“小网格” 有温度 实现基层治理“大作为”

2023-03-17 10:19:23

“我们汤沟镇的网格员代表真是太好了,上门帮我们老人办理医保缴费,再也不用为不会操作烦心了!”近日,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汤沟镇人大代表李诗雨联合其他8位网格员组建“帮办代办”服务队,针对无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困难群体等特殊人群,主动入户帮助缴费,变“被动等群众求助”为“主动上门入户指导”,共计“帮办代办”260余户,让群众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惠民政策,受到街坊邻里的交口赞许。



近年来,灌南县人大积极拓展“双联”渠道,创新代表联系群众机制,通过广泛开展代表网格化履职工作,推动人大代表深度参与社会治理,让代表“动”起来,工作“活”起来,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实”起来,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小情,赢得了群众一片叫好声。


早在2020年初,灌南县就对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作出部署。全县统一划设了611个社会治理网格,给每个网格配备了网格长,合理配置了人员力量,建设了综合信息平台。这为该县人大推行代表网格化履职奠定了很好的工作基础,也为代表进入网格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双联”工作赋予了全新内容。


据此,灌南县人大依托这个网格,积极推行代表网格化履职,用心打造“网”上听、“格”中见,代表群众面对面,全天候、广覆盖、零距离的代表网格化覆职新模式。


推进人大代表网格化履职,关键是让人大代表知晓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得好,真正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为此,灌南县人大明确提出人大代表要在网格中开展调查研究、收集社情民意,当好信息收集员;在网格中发挥人大监督作用,持证视察,当好民生监督员;在网格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惠民事项,当好政策宣讲员。通过网格化社会治理云平台、代表履职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实现线上信息流转、线上关联比对、线上交流互动,提高代表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创新“码上找代表”平台,让群众通过扫码即可直接向网格内代表反映问题。线下设立代表定期接待日制度,和选民群众定期“面对面”“零距离”交流沟通。



工作中,灌南县人大重点围绕“进、听、汇、解”四字工作法展开,进网格下沉一线。根据基础网格分布以及代表所在选区、工作单位分布等实际情况,由各镇人大负责把本地区的代表全部划分进网格,每名代表负责包联若干网格,构建人大代表下沉网格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听民意深度拓展。灵活采取多种手段联系选民,依托开发的代表履职App,通过家站“面对面”、网上“键对键”、掌中“屏对屏”、电话“线连线”,多渠道听取群众呼声,广泛收集民意,汇民智献计献策。定期组织代表到各镇综合指挥分中心,实地察看群众反映的共性问题,切实了解人民群众所急所盼。人大代表每月深入所在网格一次,与网格长、网格员召开碰头会,了解社情民意、筛选重要信息。对收集到的社情民意,归纳总结,分析研究,汇聚民智,提炼人民群众共性诉求,提出更加精准、更高质量的意见建议。该县汤沟镇人大每季度组织一次会商,对于能够及时解决的问题,由镇人大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处理,对涉及专业性强、影响面广、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安排有关代表和政府部门共同研究、商讨,协助人大代表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由县人大有关工作机构转交“一府一委两院”办理,努力实现问题“格”中提,事在“格”中办,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小网格体现的是为民履职的大情怀。”灌南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盾介绍说,“以前,人大代表履职好似单打独斗,常常无法和群众面对面交流,收集到的民情民意局限性也较大。现在,人大代表进入网格后,对群众而言,向人大代表反映问题成了件简单事;对人大代表而言,收集民情民意也便利了许多。”


代表们群众基础好、威信高,推动代表进网格,通过零距离倾听群众的呼声、零距离宣传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不但使群众多了一个反映意愿和诉求的渠道,而且人大代表深入所联系的网格,进百姓门、听百姓声,也能更加贴近群众,更加准确把握民生脉搏,把群众的批评、建议和意见及时转到相关部门,并跟踪监督落实情况,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切实推动了一批民生难点问题得到解决。


据悉,灌南县人大创新开展代表网格化履职以来,先后收集到各种民生诉求、代表建议430余条,推动解决了涉及老旧小区改造、居家养老、家门口上学等民生实事20多项。

(封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