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完善跨境电商进口退货模式 打造有“温度”的跨境消费新体验
作为一种新业态新模式,跨境电商正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动能,与此同时,消费者和企业对优化退货模式的需求也愈发迫切。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连云港市开发区结合发展实际和前期工作基础,试点建立了跨境电商退货全流程监管机制,探索打通消费者退货的最后一道关口,为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近日,位于连云港综合保税区的跨境电商直购体验中心内,一家跨境电商企业的工作人员正在试点设立的退货区里忙碌着。参照苏州关区业务经验,结合连云港市跨境电商企业诉求,连云港综合保税区建立起企业-综保区-海关的跨区域、跨部门全流程监管机制,即消费者退货包裹放置在综保区设置的退换货区内,由快件科现场核查,在完成退货分拣、申报、查验等流程后,符合再次销售标准的货物将实现重新上架销售,过去无法原路退回的跨境电商商品即可“出得去、退得回”。
“对于完好的一些商品,我们会通过快件科还有特殊管理区域科两个科室进行检查,完全无误可以二次销售的一些商品,我们会进行转入账册,进行二次销售。像这些产品的话,只要转入账册之后,消费者的一些税金就会退还给消费者,他们就不会再承担税金的费用。” 连云港启域跨境供应链有限公司仓库主管谢春国介绍说。
过去消费者购买的跨境电商商品,如果对商品不满意要退换,往往因为较国内电商更繁琐的流程而不了了之;就算商家能提供退货服务,但因为相关流程的缺失只能自己承受税金损失一件商品的退货问题关系买卖双方的权益,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跨境电商的发展。为此,连云港市开发区聚焦跨境电商退货难点堵点,组织“关地企”三方业务座谈会,按照“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流程汇总6项工作清单,在软件上打通试点企业与海关监管系统的业务对接,在硬件上逐步完善退换货区、待申报区、暂扣区、查验区、放行区等五大功能区等监管场所、硬件设施的提升改造。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连云港市开发区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做实调查研究,推动新业态持续健康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活力。目前,连云港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企业注册超30家,去年“双11”期间,各家企业备货量同比增加70%,订单增长110%,园区已会同海关等部门开展事后监管工作机制评估,通过跨境电商商品退货首单测试,目前业务对接全部完毕,具备退货仓业务开展条件。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