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来敲门:党建引领出“新”招,助残解困惠民生

2025-01-17 18:47:37

妈,我今天拿工资了,以后我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你就不用再为我操心了,今晚我想给家里买只烤鸭庆祝一下!当第一次拿到辅助性项目手工费用300元时,患有精神残疾的沈靖媛激动地拨通了她母亲的电话。这一幕场景出现在海州区幸福路街道江化社区幸福里残疾人之家。

为了帮助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助力更多残疾人享受幸福生活,江化社区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联动助残为核心,提档升级1200平方米幸福里残疾人之家新阵地,积极探索多层次、多元化的残疾人之家服务路径,不断深化幸福里党建助残品牌,为残疾人朋友筑起了爱的港湾

回首12年,江化社区幸福里残疾人之家建设过程历历在目。

一、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

请问,咱们社区能不能帮忙提供一个可以让他待着的地方?”2013年,吴磊的妈妈找到社区,提出了她的诉求。吴磊患有智力残疾三级,但喜欢到处乱逛,这让白天需要工作的父母十分担心。社区针对这一情况,开展了全覆盖式的摸排了解,在发现很多残疾人家庭面临类似的困境时,决定成立残疾人之家,让辖区残疾人能够有一个读书看报、打牌休息的地方。

10来,幸福里残疾人之家持续加强基层阵地建设,依托江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1200平方米新阵地,为残疾人提供政策咨询、日间照料、社区康复、辅具租借、文体娱乐、辅助性就业、法律维权等服务,打造出一个设施齐全、功能多元的残疾人生活乐园。以社区两委班子为引领,建起红领之家助残服务队,与区内大中专院校联合培养大学生助残志愿者,不断充实扶残助残力量,联动开展幸福一家志愿助残服务,大幅提升残疾人之家发展效能。

二、他们需要的是什么?

社区给我们提供了日间照料、康复按摩、阅读、就餐等服务,满足了我们多方面的需求,十分贴心。谈起社区的幸福里残疾人之家,智力残疾四级的陈昀这样说道。

 为精准服务辖区残疾人,幸福里残疾人之家通过资源联动、阵地联建、服务联办,积极撬动群团部门、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的力量,通过文体娱乐畅享、教育培训赋能、家庭支持暖心、社会融合共进一系列的活动,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关爱和充满希望的社会环境。我们在摸排情况的基础上,坚持一人一策原则,为辖区符合条件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视力、肢体残疾人提供线上线下日间照料、就业、基本康复或文化服务,让辖区残疾人没有后顾之忧江化社区党委书记刘人瑜如是说。干净整洁的环境、细致入微的服务、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都让辖区残疾人切身感受到了的温暖。

三、我们还能改进些什么?

帮助残疾人走上就业岗位、活出精彩人生,是我们10年来一直在坚持做的事!刘人瑜书记说道。

20242月,因腿脚不便被塑料包装厂解聘的季小波来到了社区,表达了想要重新就业的意愿。了解这一情况后,社区基于季小波会简单办公软件操作等技能,定向编辑简历投向爱心企业,蓝盾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很快就主动联系了社区。如今的季小波,在蓝盾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担任办公室文员,月收入2700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早在2014年,社区便开始探索解决残疾人就业难的问题,经过10年的实践与探索,创新了残疾人多元化融合就业新模式,打造了益起有爱辅助性就业品牌,先后引进纸巾盒组装、魔术玩具封装、手工串珠、仿真草皮制作等10余个项目,为15名残疾人开拓了家门口就业通道。同时打造幸福益家赋能提智品牌,联动就业部门、蓝盾保安服务有限公司、领文教育咨询、鼎顺人力资源等爱心企业创新实景培训+就业基地残疾人多元融合就业模式,推出蓝盾贴心”“百穗餐厅”“佰乐福”3个残疾人融入社会技能提升培训项目,帮助8名残疾人实现入职就业。

链接谁?怎么链接?这些都是我们要考虑的事情。刘人瑜说,在做需求调研时,发现残疾妇女群体技能少、就业难,重度残疾人离不开家人陪伴等情况,为此社区结合妇女群体、残疾人家庭想要时间灵活、照顾家庭等需求,引进了手工编织、毛绒玩具制作等项目,打造了巧手编织技艺增能品牌,为3名残疾妇女提供了家门口就业机会。

党建引领助残路,惠民服务暖人心。江化社区党委将继续探索党建+助残+就业工作路径,持续推进幸福里残疾人之家规范化建设、常态化运营、优质化服务,以小项目托举起残疾人的就业梦,让他们在细微之处感受爱在幸福里、幸福在心里的民生温度。(通讯员:周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