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港城》交通篇:连云港,从一带一路的支点出发
70年前,师专一附小龙河校区的蔡沐遥同学,她妈妈的外公在海州城的商店工作,那时候,他从乡下的家里到工作的地方步行要四五个小时。
40年前,蔡沐遥的外婆结婚的时候,家里终于有了自己的交通工具——一辆二八式的自行车。
20年前,蔡沐遥的妈妈只有18岁,坐着拥挤的绿皮火车,18个小时才能到达她求学的西安。
10年前,蔡沐遥出生的时候,家里就有了汽车。
70年间,港城交通旧貌换新颜。
港口:连云港以港兴市,一体两翼组合大港已经形成,正释放着巨大的能量:
在刚刚过去的八月,江苏自贸区连云港港口区块的获批,为86年历史的连云港港搭建了开港以来最具开放高度、最具动力变革的新时代大舞台。“不当过客,不做局外人,港口人将努力抓住这个‘风口’,将连云港港打造成亚欧重要国际交通枢纽、开放门户、合作平台的‘港口样板’。
航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今年的9月8号,“连云港”号航班首航,身披彩衣的飞机承载着花果山的传说,带着海内外的游客开启神奇浪漫的山海之旅;
“连云港”号的起航,只是我市开启国际航线、打通连接世界通道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市正在建设花果山国际机场,新机场定位为区域性国际空港,有助于连云港打造“一带一路”战略空中交汇点,“云腾长空、翼连山海”的蓝图正逐步实现。
铁路:三年前,去青岛要坐四个多小时汽车;两年前,去上海迪士尼,要坐一夜火车,随着青盐铁路的正式通车让连云港迈进了高铁时代。
目前,连淮扬镇铁路、连徐高铁正在建设,预计到“十三五”末期,我市国铁干线运营里程达396公里,其中高快速铁路240公里,将全面融入上海3小时、南京1.5小时、青岛1.5小时、徐州1小时的交通圈,市域形成半小时交通圈。届时,连云港将全面进入高铁时代。
公共交通:城区的公共交通日益完善,BRT成为连接港城东西主城区快速的交通工具,市域铁路也已开工建设,港城市民出行有了更多的选择,也为城市的风貌增添亮色。
目前城市客运节能环保车型比例达97%以上,位居全省前列。市区共有87条公交线路,其中BRT线路9条,江苏交通“一卡通”实现县区全覆盖。
从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声,到今天一带一路上的车水马龙;从旧时明月千里寄相思的苦楚,到今天朝发夕至合家团聚的喜悦;从昔日李白诗中“海客谈瀛洲”的虚幻传说,到今天“飘洋过海来看你”的现实交往;70年的风雨历程,连云港的交通事业日新月异,已成为港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走进新的时代,连云港,正从一带一路的支点上再次出发,实现高质发展、后发先至。
来源:FM102.1
编辑:徐蓓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