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赣榆一女子被“男闺蜜”骗走12万,竟不知对方真实姓名

2019-06-23 11:06:55

近日,赣榆区公安局青口派出所接报一起打架警情,乍一看是一起简单的因钱财引发的打架,但是当民警对其中一当事人进行询问时,却发现查无此人......

2019年6月16日下午

赣榆区青口镇一商店老板小丽(化名)报警

称自己的丈夫与其朋友发生争吵还动了手

民警很快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并将三名当事人带回派出所调查

said:

青口派出所民警 王子扬

小丽的丈夫因发现自己的信用卡被刷了1万元,经询问是小丽将钱借给了自己的朋友于某,小丽的丈夫便要于某还钱,双方为此发生口角并动起手来。

经了解

于某以做海鲜生意为由 

前后一共从小丽手里借了12万元

经调解,于某写了张欠条给小丽

但当民警对于某身份进行核查时

却发现其提供的是个假名字

said:

青口派出所副中队长 万健通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于某”名叫张某,一开始,我们以为他写假名字是为了逃避还钱,可是进一步调查发现张某竟有敲诈勒索犯罪前科,于是我们怀疑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

今年3月份

小丽的经营的商店来了一位

长相俊朗又很会聊天的男客人“于某”

两人相谈甚欢很快成为了好朋友


在获悉小丽的丈夫在国外打工后

于某便编造各种谎言取得了小丽的信任

随后以做海鲜生意为由邀请小丽一起投资赚钱

小丽想也没想就给他转账几千块钱

看着小丽这么信任自己 于某的胃口越来越大

便以资金周转为由先后从小丽处骗走十几万元

而其中的一万元钱让小丽的丈夫起了疑心


为了弄清楚真相

小丽的丈夫便悄悄从国外赶了回来

于是就发生了开头说的打架事件

said:

青口派出所副中队长 王维栋

经调查,张某根本不是做海鲜生意的,相反,张某游手好闲、嗜赌成性,背了十几万的赌债无力偿还。在他的手机中,我们发现了多个用于实施诈骗的网络软件,他一直是一个人在唱双簧!



↑ 虚构海鲜生意的朋友圈

↓ 假冒朋友的号码发的短信



爱耍小聪明的张某知道

自己一面之词很难让小丽完全信任自己

于是他注册了一个新的微信号

虚构了一个“浙江海鲜老板”的角色

自导自演唱起了双簧

把他与这名“海鲜老板”之间的

微信聊天记录及转账记录等拿给小丽看

这一切都让小丽深信不疑

至于朋友借钱一说也是他通过网络软件

假冒朋友的号码自己给自己发的短信

↑ 当收到小丽转账后

张某便在几分钟之内将钱转到自己的其他账户

经核查,张某两个多月一共骗取了小丽12万元,而这些钱实际上全部用来偿还了赌债及个人挥霍。

在整理张某涉案证据时,办案民警发现张某曾通过微信多次以“服装店”、“女店主”等关键词搜索附近的人,民警判断张某早有预谋,他将独自生活又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女性作为作案目标,凭着自己较为出色的外貌,用甜言蜜语和温柔贴心骗取女方欢心和信任,然后一步步实施自己诈骗计划。

真相水落石出后,民警回想起最初与张某谈话时他淡定的样子,怎么也不会想到背后竟然藏着可怕的阴谋!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人,张某本以为一切都天衣无缝,但最终还是栽在了警察手上。

目前,犯罪嫌疑人张某因涉嫌诈骗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警方提醒

在此,赣榆警方提醒广大群众,尤其是独自生活又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女性,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警惕陌生人,不要轻信他们的花言巧语,在给那些自称“暖男”的账户转款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一旦上当受骗要及时报警求助。

来源:平安赣榆

编辑:王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