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云港有个农耕文化博物馆:让上万件“土宝贝”留住乡村记忆

2019-10-10 17:05:38


曹庄村位于灌南县新安镇东郊,这个原本普通的小村庄,却因一座农耕文化博物馆而名闻国内。和其他博物馆不同的,这里展出的都是传统农耕物品。一万多件农具散发着浓郁的农耕文化气息。今天的《幸福我家70年》就带您走近乡土藏家胡长荣。


灌南县农耕文化博物馆位于灌南县新安镇曹庄村,在博物馆门前的道路两旁,几十个石磨盘和石磙子“蹲”在草丛中,像是在列队迎客。“院门”同样是由石磙子组成,每边八只,分成两排并立垒起,组成了这座博物馆的“门楼”。这里到处都摆放着胡长荣的藏品。

今年62岁的胡长荣,原本在灌南一家企业工作。创建一个具有乡土特色的农耕文化博物馆的想法,始于2000年。他说当时在朋友家的院子里,看到了一些很久以前的农村生产工具,一下子便勾起了他对早年生活的回忆。2006年退休以后,他便从一种传统农用播种的工具耩子入手,开始了在全县各个乡村的“淘宝”之路。他说“淘宝”之路没有一帆风顺的,几乎每件“宝贝”都费了一番周折才能找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港城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陪伴在百姓身边的老物件见证了这些点点滴滴。如今,在我市广大农村地区,现代高效农业蓬勃发展,农民种地耕田都实现了机械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农产品也搭上了“互联网快车”,行销全国,甚至全世界。这个时候,收藏这些古老传统的农具,可以让人们留住乡村记忆和乡愁,留住一段农耕文化的历史。


灌南县农耕文化博物馆负责人 胡长荣:虽然现在实现农业机械化了,不用借助传统农具了,但是后代不知道我们先人是怎么种地的,所以把这些农具传承下去,建一个比较齐全的现代化农业博物馆,让这些农具永远的传承下去,让后代知道我们前面是怎么生产生活的。


《港城365》记者报道

编辑:王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