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市民注意啦!流感流行季,注意提前预防!
秋冬交替
天气转冷
我国即将进入流感流行季
@港城市民,注意提前预防
在国家卫健委于3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局长常继乐表示,在流感流行季节到来前,建议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健康危害较重的呼吸道传染病,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表示,现在是流感非流行季节,按照以往观察,12月份和1月份是我国流感高峰季节的主要时间段。
中国疾控中心日前发布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 (2019-2020)》提到,全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危害更为严重,而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
学校作为封闭的人群密集场所,容易造成流感病毒的传播。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报告的流感暴发疫情中,90%以上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
“孩子在流感季节更容易发病,因为年龄越小抵抗率越差。”医生表示,接诊的患儿大部分没有接种过疫苗。“目前总体来说我国疫苗接种率太低,家长的相关知识和意识还不够。”
接种流感疫苗后2-4周出现抗体,免疫抗体一般可保护6-8个月,高恒妙建议学生每年在流行季节前接种。关于疫苗供应情况,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贺青华表示,我国流感疫苗总体供应量充足。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医生提示:“预防流感,还应该做到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揉眼睛、揉鼻子,少去人群密集场所。”
如果出现流感样症状后,患者应居家隔离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流感样症状患者去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释 疑
还没到流感高发季,有必要这么早打吗?
流感冬春季节容易出现流行,高发时间段是11月到次年2月,疫苗应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接种。因为接种流感疫苗不会即刻产生抗体,一般在接种后2~4周,人体才可以产生保护性抗体,也就是产生免受流感病毒感染的抵抗力,所以9、10月份是最佳接种时机,建议最好10月底前完成预防接种,如果10月底前错过了接种流感疫苗的,整个流感流行季节都可以接种,仍然可以预防后续感染流感的可能性。
感冒而已,有必要接种疫苗吗?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可造成流行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不是普通感冒,与普通感冒比较,流感症状更加严重,传染性更强,发生并发症的严重病例更为多见,特别是儿童、老人、身体衰弱者,容易发生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预防流感就显得非常重要。接种疫苗是目前认为最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受种者罹患流感及流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去年打过流感疫苗了,今年还要打吗?
一次接种了流感疫苗并不代表"终身受益",流感病毒种类很多,且病毒容易发生变异,每一年引起流感的病毒型可能不同,每年流感疫苗成份会有更新,只有接种当年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最佳免疫效果;接种流感疫苗产生的保护性抗体6~8个月后在体内逐渐衰减,所以去年接种了流感疫苗,多数接种者体内保护性抗体已经显著下降,到了今年流感高发季节来临前,体内抗体水平已经不足以预防流感了,所以仍建议在当年流感季节来临前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接种人群有哪些?抵抗力强的成年人有必要打吗?
流感疫苗接种人群除了6个月以下婴儿不推荐之外,其余任何年龄的人群、只要没有禁忌症者都可以接种,推荐以下人群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6月龄至5岁儿童;
60岁及上的老年人;
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孕妇;
慢性病患者;
医务人员。
有人认为抵抗力强的成年人没必要打流感疫苗,其实不然,即便是强壮的成年人,也是有必要接种流感疫苗的,因为实际上流感可以感染任何人,只是抵抗力强的成年人相对身体较弱的人感染机会小一些,同时,患病后的临床症状也可能更轻一些,在此,特别提醒以下人群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
养老院、老年人护理机构、托幼机构工作人员;
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出租车司机、民航、铁路、公交司乘人员,商业及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等;
经常出差、出国人员;
重要工作岗位人群等。
以下情况禁忌接种流感疫苗 :
对疫苗中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甲醛、裂解剂及抗生素)过敏者;
患伴或不伴发热症状的轻中度急性疾病者,建议症状消退后再接种;
上次接种流感疫苗后6周内出现格林巴利综合症,不是禁忌症,但应特别注意。
来源:新华社、新浪网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