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解放路系列】温州解放北路:中国第一位个体工商户的创业之路
今天我们将去往浙江温州解放路,听听曾住在温州解放北路的中国第一位个体工商户章华妹的故事。
在章华妹公司墙面的醒目处,悬挂这一张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营业执照。这一张历经40年风云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虽已经有些泛黄了,但上面的字迹却依然清晰。40年间,从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到“温州市华妹服装辅料有限公司”,章华妹伴随改革开放浪潮一路走来,这张执照不仅改变了她的人生,也成为新中国成立70年历程中的一张历史标签。章华妹的创业之路也就是从温州解放北路一步步开始的。
章华妹说:“在70年代的时候,我们温州解放北路在我们温州城市当中是一条最繁华的一条街,我从小就是在那边长大的,当时路上开的有国营企业,有集体企业,也有摆小摊的,像我就是摆小摊的,也有做皮鞋生意,反正很多行业在那边。”
40年前,章华妹家就住温州解放北路,哥哥姐姐都有工作,唯独18岁的她待业在家。看着邻居们纷纷在家门口摆摊做起了生意,章华妹也照葫芦画瓢。一张小桌子,几毛钱的纽扣、表带、日用品、纪念章等。1979年,章华妹的店铺悄悄地“开张”了。至于为什么把货摊摆在家门口,是为了一旦‘打办’(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的人来,好立即收摊关门。
“当时79年的时候,我们做生意都是偷偷摸摸的在做的,因为当时国家没有新的政策,也不允许我们个人去做小生意,属于非法的、投机倒把的一种行为,当时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做生意根本不安心,管理人员一过来,我们要端着小摊要跑、要逃。”章华妹回忆道。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第二年,允许各地可以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个体劳动,但不准雇工。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第一次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这也让一直偷偷摸摸做生意的章华妹看到了新的希望。
1980年12月11日,章华妹从温州市工商局领到了这张编号为10101的营业执照。看着这张用毛笔填写,并附有自己相片的营业执照,章华妹和父母觉得既新鲜又兴奋。更让她们没想到的是,这竟然成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章华妹:“有了营业执照后,我们做生意呢,胆子也大起来了,也不怕人过来抓,光明鼎鼎的在自己家里做生意。有了这张营业执照,国家给我们个人一颗定心丸一样,我们才把自己的生意做得大、做得好,就放心把整个生意发展起来。”
手里有了营业执照,心中就多了一份底气。章华妹也由“地下工作者”转为合法的个体户,她把自家的堂屋搬空作为营业场所,随后又添置了几组柜台,正儿八经的开始对外营业。从代销服装珠片到“转战”皮鞋市场,由跻身“万元户”到亏光积蓄再到不断转型……成为合法个体户后的十几年间,章华妹的主业数次更迭,也曾因成家而停止经商,后于1995年又重回纽扣批发这一“老本行”。当时,温州永嘉桥头纽扣市场“声名鹊起”,章华妹的纽扣生意也因而“风生水起”。2007年,随着生意越做越大,章华妹把店铺搬到市区人民西路,注册成立了“温州市华妹服装辅料有限公司”,经营面积也从十几个平方米扩大到200多平方米。
多年来,章华妹坚守“服务到家”的初心,亲自把关每一道生产环节,以诚相待每一位客户,一批批新老客户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
几十年风雨兼程,章华妹及其家人踏着改革开放浪潮一路前行。2004年11月,章华妹因“全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而登上央视舞台;2016年12月,章华妹又以全国个体工商户先进代表的身份,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国家领导人会见……而她的故事,也只是有着“民营经济之都”的温州遍布世界各地的众多温州商人的一个缩影。
温州解放街简介:
南起人民东路,北至望江东路。长2482米,宽1.5-16米,以广场路东口为界,明清时期称“大街”,民国年间分名为“南大街”和“北大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胜利横渡长江,全国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大好形势下,1949年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浙南游击纵队在龙跃司令员的率领下从小南门街入城到南、北大街。为纪念这一大喜日子,将南、北大街分别更名为“解放南路”和“解放北路”,2000年8月,将此两条路合并改称“解放街”至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