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2019年12月30日,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新闻发布会上,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工作领导小组执行副组长吴海云解读《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建设实施方案》,8月30日,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揭牌,标志着连云港市进入“自贸区时代”。为进一步落实国家、省赋予的试验任务,按照全面落实、突出特色、积极借鉴的原则,连云港市制定出台了《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连云港片区建设实施方案》),现予以正式发布:《连云港片区建设实施方案》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指导思想”,明确连云港片区建设的所遵循的总原则、总要求、总体方略。
第二部分“发展目标”,明确到2022年连云港片区建设目标和成效。
第三部分“区位布局”,明确连云港片区20.27平方公里三个区块的发展重心: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块14.84平方公里,是连云港片区生产力布局的重点和核心区域,重点发展“三新一高”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跨境电商、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连云区区块1平方公里,作为港产城融合发展重要的连接带,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健康医养、金融服务、休闲旅游、商务配套、大数据和跨境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连云港港口区块4.43平方公里,作为连云港市核心优势和战略资源集聚区,重点发展港航物流、国际贸易、航运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打造成为集过境运输、分拨转运、仓储配送、临港加工、交易及配套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物流中心。连云港综保区徐圩片区(0.53平方公里)统一适用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任务。
第四部分“主要任务和措施”,围绕国家部署的“三大功能定位、六大重点任务”,明确了33条190项任务举措。
围绕“打造亚欧重要国际交通枢纽”,从完善功能载体、提升陆海能级、建设物流节点等3个方面细化举措,明确21项任务。重点推进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建设集装箱干线港。建设多式联运中心,探索以“一单制”为核心的多式联运体系,参与建立多式联运标准和服务规则。争取铁路对外开放口岸,规划建设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搭建新亚欧大陆桥陆海联运电子数据交换通道。提升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组织(连云港)物流园、“霍尔果斯—东门”经济特区无水港承载能力。
围绕“构建东西双向开放重要门户”,从开放创新载体培育、区域联动发展、总部经济发展、创新人才管理、创新土地监管等5个方面细化举措,明确24项任务。重点建设省级以上新医药、新材料领域产业创新中心,推进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启动联动创新区建设,强化连云港海港与徐州陆港、淮安空港合作,构建物流枢纽“黄金三角”。主动对接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打造具有港城特色的总部经济集聚区。推进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制定和完善高层次人才激励政策。
围绕“打造‘一带一路’强支点”,从标杆和示范项目建设、国际班列、合作交流品牌、合作机制等4个方面细化举措,明确15项任务。重点吸引外向型企业建设出口产品加工基地,推进省新亚欧大陆桥集装箱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做强连云港国际班列品牌,推动将中欧班列纳入安智贸计划。进一步提升中国(连云港)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博览会层次,加大对上合组织国际圆桌会议等交流载体支持力度,打造江苏女子民族乐团、“丝路东方留学连云港”等品牌。加强海关检验检疫国际合作。
围绕“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医药健康产业、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体系等4个方面细化举措,明确27项任务。重点推进连云港“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邮轮旅游岸上国际配送中心建设,申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打造“中华药港”,争取设立药品、医疗器械审评机构,引进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装备制造研发生产基地,组建能源交易中心,加快“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进中国(连云港)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
围绕“加快贸易转型升级”,从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发展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创新贸易综合监管模式、培育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等5个方面细化举措,明确42项任务。重点加快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培育以数字商务为标志的新型服务贸易业态。建设大宗商品集散中心、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和国际快件监管中心等功能性平台,积极争取开展二手车出口试点。加快建设药品进口口岸,申报建设首次进口药品和生物制品口岸。争取设立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围绕“推动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从推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扩大外商投资领域、完善投资和促进保护机制、提高境外投资合作水平、扩大金融领域对内对外开放、创新金融服务产品、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等7个方面细化举措,明确41项任务。重点推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在建筑、科研、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人才中介、船舶运输等领域扩大开放步伐。探索建立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和信息公示制度,实施重大外资项目“直通车”制度。推行境外投资备案管理“单一窗口”模式。扩大金融领域对内对外开放。
围绕“政府职能转变”,从营造公平公正法治环境、优化行政管理职能与流程、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事中事后监管、重大风险识别防范等5个方面细化举措,明确20项任务。重点推动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立专门审判机构。优化行政管理职能与流程方面,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承接省级下放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赋予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扩大“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覆盖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推行审批告知承诺、市场主体自我信用承诺及第三方信用评价三项信用信息公示。制定重大风险防控规划和制度。
第五部分,“保障机制”:围绕加强组织实施、健全评估机制、实施考核激励、营造良好氛围等4个方面完善保障措施。
组织实施方面,强化主体责任,全力争取国家、省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连云港片区形成统一的发展配套扶持政策。
健全评估机制方面,建立试点政策评估机制,适时对单项试点政策进行效果评估。邀请第三方机构定期开展评估工作。
考核激励方面,建立目标责任制,将片区建设任务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制定制度创新激励机制和容错机制。
营造良好氛围方面,加强自贸试验区创新政策措施解读,做好统计监测分析工作。
根据《连云港片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细化形成首批落实清单107项任务分工表、对接细化清单66项任务分工表、深化改革清单17项任务分工表,每项任务具体由牵头部门负责,与配合部门形成合力、统筹推进。为改革开放试点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来源:今日头条
编辑:徐蓓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