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彤 下岗女工蝶变创业英雄

上个世纪90年代,国内不少地区都迎来了下岗潮,一大批下岗职工面临人生新的选择,其中有些人走上了创业的道路,经过二十多年的打拼,如今成为成功的企业家,今天的创业故事,我们走进赣榆,一起了解陈秋彤的创业历程。
时代广场步行街位于赣榆区繁华地段,这家意尔康专卖店就位于步行街路头,处于步行街的黄金位置,而经营这家鞋店的是一位女老板,她叫陈秋彤,虽然她已经成为公司的管理者,但是她还常常来到店里,给顾客介绍商品,如今,陈秋彤担任董事长的赣榆京华鞋帽有限公司,卖场面积1600多平方米,拥有四家连锁经营企业,固定资产3000多万元,员工30多名,在鞋业零售业界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今天所有的成绩,都来自于二十八年前的那次选择。
连云港赣榆京华鞋帽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秋彤:我是在90年代初下海经商的,那时候是我们国家经济转型的一个大背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革,很多企业改制,很多企业工人下岗了。1990年,我也从供销系统的一名正式工变成了下岗女工。那时候,一下子没了工作,没了收入,也很迷茫,以后怎么生活?心里的落差也很大。现在回想起来,也是机遇,人家说,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调整好以后,我就开始考虑我要做什么。
那一年,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陈秋彤同那个时代的许多人一样,从优越的企业员工变成了下岗职工,失去了稳定收入,她开始走进市场考察,她选择了鞋子作为自己的创业方向,回首创业路,要追溯到当初租赁商场里的两节柜台开始。
连云港赣榆京华鞋帽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秋彤:当时考察完以后回来,要筹备资金,当时家庭也比较困难,没有钱,所以就想到东拼西凑,亲戚朋友凑了两千块钱,到市场这,拿了是第一批单,第一批货,回来。
第一次去进货,供货商怀疑她的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不愿签单,她心里非常难过,但是始终没有放弃最初的梦想。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再去和供货商好言商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供货商终于松了口,同意让她试一试,以后的日子里,她经常一个人外出进货,风餐露宿,吃了千辛万苦。
连云港赣榆京华鞋帽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秋彤:记忆最深刻的一次就是有一次我们过年,初九,春运高峰期,我们这个去坐车,到常熟去进货,车子上不带我们,就是带一些农民工,车子挤得满满的,我们是挤在人家走道里面,坐也坐不好,坐在地上,一路上十几个小时,赶到进货地点,夜里面到了都是两点多了,也没地方住,找了个小旅馆,五块钱一个床位,真的非常贫寒。
连云港赣榆京华鞋帽有限公司员工 周丽萍:京华从创立到现在,已经有28年了,从开始的几间柜台发展到今天的辉煌,离不开我们陈总思维比较活跃,另外她有创新精神,对我们员工处处都比较关心。
京华鞋帽自身发展的同时,社会美誉度越来越高,先后被评为市、区“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十佳再就业示范点”,陈秋彤本人也被市总工会授予“再就业明星”,被区总工会评为“二次创业先进个人”,又在市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活动中荣获“巾帼创新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来源:《在你身边》
编辑:张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