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浦派出所:用担当筑牢千年古镇防疫堡垒
“哎呀!辛苦咱们戴警官给我们消毒!”
“不辛苦,我是党员,也是警察,做这个事情应该的!”听到围观群众的点赞,50多岁的派出所社区民警戴冠东朴实地回答道。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整个假期他基本没有在家休息,主动走上战“疫”第一线,在做好社区走访排查、人员管控工作的同时,他看到自己辖区内有一处活禽市场存在卫生隐患,便主动背上喷雾器,动作娴熟地对市场摊位进行全面消毒。
这暖心的一幕发生在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镇。板浦自唐代建镇,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清代文人李汝珍居于此地创作文学名著《镜花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镇。该镇位于城区南部,属于城郊结合部,工业众多、交通便利,人员密集且流动量大,自战“疫”打响以来,板浦派出所全体民警辅警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筑牢战斗堡垒,齐心协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大事难事看担当,越是艰险越向前……所长李紫文新上任近一个月,虽然单位从灌云农村调到了海州城区,但他吃住在派出所,一直战斗在春节安保和疫情防控第一线,连在市区的家都没回过,家属抱怨说:“本以为调到市区离家近能经常回来,但还是整天见不到人。”
疫情来袭之初,他倡议组建“应急突击队”,号令一出,全所民警辅警纷纷响应,党员带头报名,不到半小时,一支由9名民警、7名辅警组成的“应急突击队”就已经建成,这16人心无旁骛地战斗在人员排查、场所管控、防疫宣传等工作最前沿。所内其他民警辅警也以他们为榜样,立刻结束休假、返回派出所,在防控一线亮身份、见行动、作贡献。
党员带头,冲锋在前,与派出所民警同样叫响“我是党员我报名”的还有市局机关民警。海州城区人口基数大、防控压力大,在市局党委的倡议号召下,100名机关民警踊跃报名下沉一线、支援基层,以经侦支队副支队长汪建雄为组长的5人支援小组自挂钩板浦派出所以来,迅速进入状态,深入落实疫情联防联控“四包一”措施,积极参与摸排走访、人员核查、场所管控、防疫宣传等工作,有效缓解了基层压力。
“一片片过,一户户清,宁可空防一万,绝不失防万一。”2月3日下午,副市长、公安局长徐敦虎到板浦派出所检查疫情防控工作时,充分肯定派出所前期工作成效,并强调疫情就是无声的号角,社区就是民警的阵地,要坚持捆绑作战、责任共担的工作要求,坚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必胜信念,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防控以来,该所联合乡镇卫生防疫部门,在板浦镇5个社区16个行政村所有主干道路口设立临时交通卫生检疫卡口,对来往车辆和人员进行核查登记、消毒、体温检测等工作,防止外来人员携带病毒流入。截止目前,共投入警力200余人次,核查、检测入镇车辆1000余辆,相关人员3000余人,以严密的防控举措确保辖区卫生安全,以实际行动诠释党员民警的初心使命。

这几天板浦派出所辖区居民的手机里,基本都播放过《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两则短视频,内容通俗易懂,知识含量丰富,原来这是社区民警自己制作发送到各个社区工作群里的,辖区群众纷纷点赞派出所的疫情宣传工作用心到位。为了让辖区群众客观认识到疫情的严重性,以及避免谣言引起的恐慌,该所社区民警通过挂横幅、贴海报、制作微信短视频等方式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宣传。
据了解,截至目前,该所累计发放疫情防控资料共计22000余份,社区民警微信在线解答群众问题2000余次,切实强化了辖区居民的防疫意识。防疫宣传入脑入心了,辖区百姓从思想上重视紧张起来,自然就会做到服从管理、减少外出、常戴口罩、通风消毒,现在走在板浦镇的大街小巷,各类餐饮休闲娱乐场所基本都是大门紧闭,辖区居民都自觉宅在家中,串门入户、走亲访友现象基本看不见。

一个是公安民警,一个是医务人员。在板浦派出所,有两对这样的警医夫妻。疫情发生以来,他们带着对家人的牵挂,携手并肩,毅然走向各自的战场。
“我今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好好抱抱爸爸妈妈!”副所长周文彬在电话里心酸地听完孩子许的生日愿望后,转身又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他的妻子朱雅琴是武警某部门诊部主任、主治医师,作为第四军医大学博士生,在这个特殊时期,主动递交申请书,不畏艰险,支援武汉一线。
副所长徐瑞的妻子胡维是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名护士,她勇敢地加入医院党员突击队,进入隔离病房参与救治感染病人,夫妻俩在疫情防控的不同战场,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斗争,家中有两个孩子,大的上一年级,小的一岁刚断奶,加上老人的身体不好,平时照顾孩子成为了这一家最头疼的事。这个春节,这两对警医组合的夫妻舍小家为大家,虽然战场不同样、战袍不同色,但共同的目标就是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站好岗,比奉献。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里,板浦派出所就是一座战斗堡垒,每一名党员民警都是一道防疫屏障,全体人员冲在一线前线、挡在群众前面,守好卡口社区、严排严查严控,共同守护这座千年古镇……
融媒体记者:张磊
编辑:张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