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法院同心战“疫”,诉讼服务不打烊
面对疫情防控的新形势,连云港两级法院如何同心战“疫”,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同时想方设法保证庭审活动“不掉线”,“办法总比困难多”正成为连云港法院执法办案的真实写照。他们在想尽各种办法保障人民群众的诉讼权益,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短短的四天时间里,连云港两级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接听电话318人次,通过网络、信件等立案方式共新收案件312件,通过网上调解、电话调解等平台实现结案299件,真正做到了庭审“不打烊”。
网上开庭,让你“足不出户”解纠纷
“原告代理人,你那边信号怎么样?” “清楚,清楚。” “被告呢?”“可以,没问题!” “现在开庭!”2月5日上午,一场“没有”原、被告的特殊庭审在弥漫着消毒水味的连云区法院第八法庭内紧张有序地进行。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线上庭审和线上调解,原、被告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并在主审法官的指导下进行线上签字确认,一场同步录音录像的远程庭审顺利结束。这是连云区法院首次通过远程方式进行的第一场庭审。疫情防控期间“云”上开庭成为各级法院最迫切地需要,而连云区法院仅用三天的时间就完成上线,这得益于该院与科技公司有效合作,提前布局,远程庭审功能,通过在线实人认证、语音识别、手写签名确认笔录、庭审直播等功能,实现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公开、公平、公正”的诉讼服务,连云区法院成为了连云港首个“互联网法院”。
灵活调解,用真情融化矛盾坚冰
疫情发生后,线下庭审活动全部延期,确需审判执行的案件如何保障,连云港两级法院使出浑身解数,电话调解、短信调解、书信调解、微信调解等方式纷纷上线。在非常时期,连云港法院的法官们办理案件不等待,纷纷拿起电话主动联系当事人,告知庭审需要延期开庭,同时耐心给双方当事人做调解工作。2月3日以来,灌云法院已通过电话调解撤案11件,可谓成效明显。灌云法庭仲集人民法庭庭长黄正华便是其中优秀代表,仅一人就调解了5起案件。2月3日,黄正华庭长发现原计划于第二天开庭的四个案件,原告均为连云港某服装公司,被告均不在本县。黄庭长通过类案搜索,发现该公司在法院共起诉七个案件,其中有三个案件在春节前调解成功。黄庭长立即拨通原告诉讼代理人电话,建议延期审理或者通过网络进行诉讼,并询问是否接受法院调解。原告公司代理人对此表示理解,并表达了愿意接受调解的想法。黄庭长又赶紧拨打了四位被告的电话,经过一番释法析理,其中一位被告刘某表示“马上还钱!在这个疫情蔓延的时刻,法官还能坚守岗位,为我们操心案件,我没有理由不支持法院工作!”。随后原告在法官的指导下递交了撤诉申请书,第二日,原告起诉的另外三件案件也决定撤回起诉。
温情执行,彰显司法智慧担当
2月4日,连云港某医院向连云区法院提交申请,称:“目前全院上下正全力进行抗击疫情工作,所有专家门诊、专科门诊、非紧急手术等为了防控疫情均暂停,医院收入骤减,如果能将医院银行账户及时解封,意味着在这个特殊时期,医院能采购更多医疗设备,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正常开展。”收到申请后,该案承办人立即向连云区法院执行局局长李玉华进行汇报,后迅速核实情况,发现该医院账户每日有大量业务流水。考虑到该案系调解结案,且该医院又系三级甲等医院,具备偿还能力,为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该医院提交了还款保证后,连云区法院当日便紧急对其账户进行了解封,及时修复医院的信用,彰显了人民法院在非常时期柔性司法,依法支持医疗机构抗击疫情的实际行动和责任担当。
“连云港法院有信心全力配合参与打好防控疫情阻击战,坚定做好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决心,努力用司法智慧回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蔡绍刚院长动情地说。
融媒体记者:张磊
编辑:胡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