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路上的“拼命三娘” ——记东海县牛山街道和平社区居委会主任朱淑琴

2020-02-28 10:45:57

“虽然最近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但为了大家的健康安全,没事也尽量不要出门”,最近社区居民听到得最多的就是她在大街小巷,各个小区的声音。

她叫朱淑琴,48岁,东海县牛山街道和平社区居委会主任。和平社区辖区常住人口1.3万余人,属于“闹市社区”,社区7名工作人员中4名是女性。

从1月22日开始,朱淑琴便开始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召集辖区内党员、社区志愿者、物业公司等开展各类宣传,入户排查,建档。


敢于担当,她是冲锋疫情前线的“战斗员”



和平社区地处老城区的商业中心,商铺多、外来人口众多,层次复杂。下辖 55 个小区,其中52个是无人管理老旧小区,防控形势非常严峻。疫情防控以来,朱淑琴每天坚持到社区下辖的小区、店铺开展防控知识的宣传、排查、日常监督等工作。一方面每天转达街道下发的通知通告,动员大家做好居家隔离防护,并加大巡查宣传力度;另一方面发动党员、群众、志愿者排查外地返乡人员,同时,与社区群众加强线上联系,每日了解他们的身体情况、困难和需求。 



“朱主任,歇会再跑吧,你看你的嗓子都哑了”,辖区居民看到挨个小区爬楼排查的朱淑琴,心疼她。然而排查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她只能咬着牙一家接一家的查下去,“我是社区主任,疫情不退,我永远也不会累!”她如是说。



朱淑琴每天的任务都很繁重。早上八点准时开始每日的巡查工作,通过和各个卡口人员的交流和观察,了解到各个卡口的实时工作情况,对各卡口遇到的问题及时指导并解决,这项工作完成后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了。一碗泡面,一张烤牌就是她的午饭。草草的吃完午饭,就开始着手准备给隔离户买菜并且送菜上门,还要帮隔离户的生活垃圾消毒、处理。随着辖区单位、商铺的逐渐复工,她还要进一步对辖区各小区进行走访入户,摸底排查。对排查到的外地返乡人员进行居家隔离,测量体温,签署隔离保证书,还要指导他们完成健康登记等一系列工作。晚上九点多,其他工作人员都已经下班了,她却还不能下班,早已累瘫的她还要对一天下来的工作进行梳理,认真的做好工作记录,并对明天的工作进行安排。寒风凛冽,路上早已没有了行人,只有她拖着疲累的身体,一步一步的走在回家的路上,唯有路灯,照亮她孤单的身影……


联防联控,她是筑牢防疫一线的“指导员”



东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社区防控工作,先后从县直机关抽调34名机关干部,充实到社区防疫工作中,给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朱淑琴带领这只由县纪委、县档案局、住建局、高新区等单位党员组成的突击队,全力加强社区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使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朱淑琴提出“两个增强”,即增强小区进出人员管控力度、增强小区住户及外来人员排查力度。在此基础上,她带领社区工作人员与“党员突击队”的志愿者们全力配合,对外地来县居民进行登记并居家隔离,签定居家隔离告知书,为居家隔离人员测量体温,送去需要的生活用品及食物,带走他们每日生活中的所产生的垃圾,让居家隔离人员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雨雪天气,与党员志愿者们在卡点共同值守,对每天在卡点回收的副卡进行分类登记。疫情还未结束,朱淑琴与党员志愿者们已结下了深厚的特殊情谊……


公而忘私,她是大家眼中战“疫”胜利的“保障员”



“妈妈,你能不能抱抱我?”,2月1日中午,朱淑琴回家拿东西,临出门的时候,她8岁的儿子哭着问她,而她望着孩子那双被眼泪模糊了的双眼,终究还是狠下心关门走了,门关上的一瞬间,她的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三天来,她的儿子因为得腮腺炎每天哭闹,两个耳朵后肿了个大包,都是放假在家的丈夫带的。她的丈夫抱着孩子对她说“抓紧去吧,忙完早点回来陪陪孩子”,然而忙完就深夜了,回到家孩子都睡着了,第二天孩子还没醒她又已经回到岗位上了。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朱淑琴是一名社区主任、一名女同志,她觉得,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是第一位的。虽然整天在走访、宣传、摸排、核实情况等辛苦工作中度过,但是只要身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第一线,朱淑琴就会感到心里很踏实。她用实际行动来诠释了一名社区主任的责任和使命,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以一己之力带动整个社区的干劲,冲劲,不言苦,不言累,在她的带领下,可以坚信,一定会取得这场战疫的胜利!

            

来源:通讯员 李晓峰

编辑:刘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