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战“疫” 我市全力以信息化支撑疫情防控
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运用信息化手段支撑服务疫情态势研判、疫情防控部署以及对流动人员的疫情监测、精准施策,十分重要。我市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辅助疫情研判、人员健康管理、远程协同办公、复工复产等方面的支撑作用,有力保障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
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工信系统出台《关于加强信息基础设施支撑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加强信息网络保障,对接协调电信运营商完成定点医疗机构、重点地区的网络保障,全力做好卫生医疗、疫情防控、公共应急等部门及有关公共服务平台的通信保障。积极探索5G+远程医疗应用,发挥5G技术优势,及时响应有条件的医院远程会诊平台需求。
市工信局信息化发展处处长 李秀云:研究制定出台《关于加强信息基础设施支撑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就加强信息网络保障、提供优质信息服务、做好组织管理工作制定了10条具体举措,有力指导各县区和企业采取多种信息化支撑手段。
我市还强化线上系统应用推广,梳理并发布《信息化支撑疫情防控工作服务产品清单》,含9个企业的50个信息化应用产品,涵盖远程会议视频、协同办公、健康管理、疫情监测、通信工具、家庭医生、管理工具、信息安全等多方面,例如组织通信企业发挥各自优势,提供云会议、云桌面、云直播、云空间等一些列“上云”产品包,协调通信企业在石化基地上智能热成像体温检测设备,大幅度提高通关测温精度、速度、仅需1到2秒钟就能识别出体温异常的人员,进一步提高了疫情筛查和检测效率。
市工信局信息化发展处处长 李秀云:组织开发了“连云港企业复工自查宝”为企业更直观的掌握复工相关要求提供便利。对接协调阿里巴巴、华为、紫光等国内优质服务商,并将适合我市企业的相关成熟产品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广应用,将相关业务点对点推送给重点企业。
疫情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疫情相关人群动向”。这时,疫情的防控监测尤为关键。下一步,我市将继续调动各方面力量,建立健全信息沟通联系机制,优化大数据分析,研究制定《关于信息通信业复工复产保畅通的指导意见》,从员工管控、通信网络建设维护、信息通信保障提供具体要求,在疫情态势研判、疫情防控部署以及流动人员疫情监测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融媒体记者陶静 沈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