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加大孔望山摩崖造像保护力度

摩崖造像是指利用山崖本身的石料雕塑的人、神、佛像及各种动物的形象。我市的孔望山摩崖造像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东汉末期的佛教石刻艺术,我市文物部门通过各种手段对它进行保护。

孔望山摩崖造像,位于海州区,东西长17米,高8米的崖壁上,共计105个分为18组造像,最高的1.54米,最小的高0.1米,佛像都雕刻于东汉年代,今已经有2000多年。造像的内容包括佛教,道教以及世俗内容三个方面。
文保所工作人员 骆琳:东汉时期的含有佛教和道教照相的摩崖照相群,他也是我国最早的含有佛教内容的照相群,从摩崖照相发现以来,我们对他采取了保护,一个是对岩石进行加固,第二,我们对岩石的表面进行了防风化处理
除了对造像本身的防护,为了防止外来的意外破坏,市文物部门在周围设立了保护区。
文保所工作人员 骆琳:我们对摩崖造像的保护采取了安防的手段,我们在我们要照相的周围安置了摄像头,对摩崖造像的安全进行保护,在摩崖造像的保护范围内,如果要进行施工的话,需要进行审批,如果没有审批,我们将勒令禁止并进行处罚
在附近的山坡上.屹立着一座硕大的汉代圆雕石象。丰满肥硕。象的四足踏着莲花,呈现了佛教中六牙白象王在水中步步莲花的典故。
文保所工作人员 骆琳:实际上是东汉末年的,由于风吹日晒,它表面有一些病害,有些青苔啊之类的病害,我们一般采用物理保护和生物化学试剂保护,对它表面的病害进行清理,青苔可以去除,然后再加上防腐剂对他进行保护。
融媒体记者 嵇健 潘继升 通讯员 朱楠
编辑 张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