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企业“领跑”高公岛紫菜产业加速复工复产

连云区高公岛街道辖区内有3个渔村,这里90%以上的村民以紫菜养殖加工为生,受新冠肺炎疫紫菜采收加工暂时搁置。近日,辖区35家紫菜加工企业通过复工审批,为减少紫菜养殖因疫情影响所受的损失,高公岛街道工作人员与志愿者们积极行动起来,助力企业安全生产。
紫菜产业对于高公岛来说既是民生产业也是富民产业,高公岛有90%以上的劳动力从事紫菜的养殖与加工。辖区有紫菜养殖面积8万余亩,紫菜养殖户268户,紫菜加工企业共36家,年产鲜紫菜约10万吨,产值7亿多元。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带来的损失,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高公岛街道提前谋划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先后印发《致辖区紫菜企业一封信》、《企业复工指南》等宣传指导资料,指导服务企业对照指标要求逐条落实及时做好复工各类保障。
按照防疫期间企业复产复工要求,外地工人要分批次前来上班,企业和养殖户面临着用工荒。高公岛街道黄窝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黄窝嫂子志愿者自发组织起来,主动到紫菜企业帮忙。
高公岛街道辖区内35家紫菜企业先后分两批次在全区率先复工,企业运行态势良好。
连云港紫元素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经理 李惠:按照街道的要求,我们一天两次消杀,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工人寝室这块全都是分开住宿,吃饭就餐的时候就是分餐制两人一桌,杜绝疫情之间的相互传染。(接)街道独立的指导小组,每一个领导分管哪一个区域,每天都会上门来查看我们这个登记记录,同时也指导工作。
连云区高公岛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郑飞:复工率达到97%,复工的人数有600多人,大大减少了企业在这个疫情中受到的损失。
来源:公共频道《在你身边》
编辑:张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