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教子有方》激发自省 提升素养

2020-04-03 11:29:34


激发自省 提升素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需要通过适合的德育途径激发孩子自我认知,激发其内驱力,帮助孩子在志、趣、能的探索过程中寻找匹配点和结合点,全面提升和发展孩子的核心素养。本话题针对孩子的自省激发、素养提升谈方法和途径,《教子有方》节目当中邀请的嘉宾:张学兵老师,港城名师,中学正高级教师。现任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少年(竞赛)部党支部书记,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长,省“基于数学名师教育思想研究的高中数学课程基地”主持人,所带班级共有6人获省、市文科状元,近10人考入清华、北大。曾获市五一劳动奖章、省首届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市优秀教科研成果奖、市优秀教育园丁、市优秀班主任,多篇论文在核心期刊(主流期刊)发表,主持或参与四项省级规划课题。曾参与学校毕业典礼、十八岁成人礼的主题发言、家长学校主讲。

针对“激发自省  提升素养”的策略和方法主要有:借力、交流、等待。


blob.png

借力

一种是学校借力家庭,请家庭配合。

blob.png

学校班级主动邀请家长,学校借力家庭,学校要充分说明借力的意图、交流方式、交流内容。如,通过全员、部分的家长会给家长开“家教处方”,提出“家庭教育建议方案”,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

另一种是家庭借力学校,请学校代言。

家长向学校主动表达,介绍孩子的相关问题,提供对孩子的一些班级认知盲区。家长用好孩子对学校老师的向师性,家庭借力学校,请学校老师代言帮助家庭克服困难,不好说的话请老师帮忙说。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班会课代言。

比如,针对班级有部分同学在与同学相处方面存在问题与困惑,组织了一次班会,旨在解答这些同学的困惑,教会同学相处的正确方式,从而使集体更加融洽,能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同舟共济,获得精神支撑。

再如,针对小高考备考初期学生对学测科目与语、数、外、选修科目学习时间上纠结不清的矛盾心理,适时通过主题班会《准备打硬仗》推出小高考是有“附加值”的观点积极、专注的备考过程,合理、科学的安排,奋发向上的斗志,努力拼搏的精气神,面对训练过程中的高高低低、起起落落的从容与冷静,这些就是对大高考的一种超前训练,这其中的价值何止是5分?无论成功与失败的超前训练难道不都是获益非浅吗?

交流

交流可以是在老师指导下的亲子交流,家长、学生参与教育活动,共同感悟沟通和信任的重要,对教育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探讨和对话(空中课堂期间,我和相关学生与家长就突出问题进行了多次免提状态下电话连线交流,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还可以是家长之间就家教中的难点和突出问题相互交流各自的教子真经。对于家庭层面的沟通和处理,家长需要对孩子给予无条件的包容和爱,先疏后导,倾听很重要,营造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用恰当的沟通方式建设良好的亲子关系;要关注孩子问题背后的心理需求,要关注孩子行为及问题的积极面;对于一些典型案例,必要时建议对孩子寻求专业帮助。在交流过程中,家长与老师都要做好自身的情绪管理,对孩子的问题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多说正面、正能量的话,不传播坏情绪,对话不对立,回应不回击,实现良性互动;用智慧化解分歧,不要硬接话,不要话赶话,不能相互激怒,学会沉默,避免与孩子产生冲突。

其实,交流还有一种重要形式:班级进行的小组活动。小组活动形成了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


等待

blob.png

我们知道,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课堂教学上有延时判断的说法。类似地,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有静待花开的提法,就是不要急于下判断,用正能量积极引导孩子向前发展,要有教育定力。比如,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过程,淡化结果,自己和自己比。特别是作为毕业班学生家长,要有高考一天没结束,一切皆有可能的心态。作为一名老师,也要有我自信我没有亏待学生,我也自信我的教学团队没有亏待学生的心态。



FM1021.1连云港综合广播 张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