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抓紧防治赤霉病 确保小麦优质丰产
目前,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这也是赤霉病防治的“窗口期”。我市各地正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要求,统筹财政资金、专业技术力量,全面科学有效开展赤霉病防治,为夏粮丰收打牢基础。在东海县安峰镇山南村的优质麦田里,县植保站站长李加松从药剂选择、打药时机等方面,对农户进行指导。据了解,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性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是地势低洼积水、湿度大的田块发生较严重。在目前缺乏抗病品种的情况下,只有提前进行小麦赤霉病预防,才能控制病害发生流行。防治赤霉病要确保用药一次,发生比较重的地区要两次用药。用药优先选择氰烯菌酯、丙磂菌唑、或者戊唑醇的单剂或者复配剂。
连日来,赣榆区也在组织动员农户抓住当前关键时期,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确保今年小麦优质丰产。上午,记者在金山镇丁庄村的麦田里看到,操作人员正在操控植保无人机,均匀地把药液喷洒在小麦叶片上,进行赤霉病等病虫害防治工作。今年,赣榆区小麦面积约52万亩,其中稻茬麦41万亩、旱茬麦11万亩。植保站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受暖冬气候影响,全区旱茬麦已进入抽穗扬花期,此时是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多种病虫并发危害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首次施药应掌握在小麦扬花初期,第一次用药防治后,间隔5天再用药防治一次,施药6小时内降雨,要及时补治。
融媒体记者 王伟宇 张韬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