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助残事迹系列报道】刘爱东:以残助残20载 志愿服务暖人心
2000年,怀着一颗公益心,市开发区朝阳街道韩李村村民刘爱东在高中毕业后便做起义工。因患有听力残疾,对残疾人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感同身受,在参与公益志愿服务至今的21个年头里,刘爱东对助残事业格外热心。
多次参加一些公益组织开展的扶残助残活动,深感个人力量渺小,为更好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残疾人,2009年,助残志愿服务经验丰富的刘爱东组建了一支爱心团队——连云港市红旗义工爱心之家。身为理事长的他带领团队成员先后开展帮扶孤残儿童、残疾老人,为残疾人开展技能培训等多项爱心助残活动,并围绕“扶残助困”创建多个公益品牌,每年带动上万名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在温暖无数残疾人心的同时,营造了全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
几年前,得知连云区博爱康复中心有90多名残疾儿童需要帮助,刘爱东专门定制《快乐接力车》助残项目,筹资6万余元为这家康复中心更换儿童床,添置康复设备,改造食堂。此外,他还带领本地及大学生志愿者定期去看望孩子,教他们写字、画画、做手工等。在刘爱东和志愿者们共同努力下,如今三十多名患儿已成功踏入校园,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生活。为了让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2018年11月,刘爱东成立《让世界听他们的声音》助残项目,针对残疾儿童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项目前期已帮扶100多位残疾儿童学习手工、绘画、音乐等课程,并计划今年底完成对50名特殊儿童的定点帮扶。
“把烘焙技术学到手,等拿到职业技能证书我就可以创业啦!”据聋人学员刘文娟介绍,深知残疾人就业难,想学技能却又没门路,去年11月,刘爱东用一个月的时间走访了十几所培训学校,最终为大家找到一所愿意接收残疾学员的学校。在市残联和市人社局的指导下,除了开展残疾人烘焙、手工编织公益培训班,刘爱东还计划在校内开设茶艺班、美容美甲班等助残课程,并联合培训学校创建全市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让更多学到技能的残疾人直接到基地来实习、工作,帮助他们就业增收,更好地融入社会。
举办我市首届聋人飞镖比赛,带动百余名聋人选手参赛;成立扶残助残乡村公益行助残点工作站,并为特困残疾老人及家庭送去爱心物资……寒来暑往,以残疾之躯奔走在助残扶困的公益志愿服务道路上,所创建的助残社会组织“连云港市红旗义工爱心之家”帮扶对象近1200人次,其中共帮扶残疾人700人次,累计捐款、捐物近百万元,刘爱东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助残志愿者的光荣与担当。
通讯员丨伏广进 王龙 曾庆才
编辑丨刘敏
审核丨 段潇
来源丨连云港市残疾人联合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