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云港市助残事迹系列报道】守护自闭症儿童 用爱点亮孤独的心

2020-05-17 14:29:59

近日,在海州区新南街道小游园足球场内,一场特殊的足球赛欢快地进行着。十几位来自爱福德自闭症家庭支持服务中心的自闭症患儿正在专职教练的哨声下,接受特殊的“融合训练”。期间,这群特殊的孩子神情专注、踢得有模有样,看起来和一同踢球的儿童志愿者并没有两样。


据了解,爱福德自闭症家庭支持服务中心成立于2015年7月,是一支由心理咨询师、社工师、医生、教师等跨界爱心人士组成的社工机构,通过采用运动和文艺的辅助治疗形式,目前已为港城近百名自闭症患儿开展康复治疗,用爱心和守护助力他们渐渐走出“孤独”的阴霾。 

今年12岁的自闭症患儿小明起初对踢球十分排斥,总是默默坐在球场边。见小伙伴在场上兴奋奔跑,他也情不自禁参与进来。“孩子变了,一到周未就催我带他来踢球,他想和大家在一起,成为团队的一分子。”看到球场上的孩子眼神中有了从未有过的光亮,母亲张女士百感交集。原来,秉承“社会融合”的自闭症康复理念,2016年,中心成立了全国唯一一支自闭症儿童足球队,邀请专业教练,带领参加球队的自闭症患儿和普通孩子们一起踢足球。“每周2小时的融合训练,对提升患儿的自理、学习、人际交往及团结合作等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都有很大帮助。”中心创办人瞿世刚介绍道。

由于长期承受着巨大的经济、精神和社会压力,自闭患儿的家长也成为急需帮助的群体。为此,中心提出“康复孩子先‘康复’家长”的理念,在患儿接受训练时,将家长们聚到一起,在心理咨询师的带领下召开主题读书会,通过阅读和交流等方式,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心得。此外,通过邀请自闭症家庭参与中心连续四年实施的自闭症儿童能力提升与社会融合——《点亮“星空”》和《守护心灵》等项目,越来越多的患儿和家长正逐渐走出他们的“孤独”状态,进一步融入这个社会。


“自闭症儿童康复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融入社会,作为有效手段,尽早开展融合教育,未来社会就能少一些负担。”瞿世刚表示。为此,中心带领社工师们不懈努力,多方链接资源,并在市残联的帮助和指导下,于去年在公立幼儿园开设融合教育实验班,让自闭症幼儿正常入园入学,和同龄小伙伴一起学习成长。此外,中心今年还尝试将足球队大龄儿童融入社区,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工作技能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积极为自闭患儿和家庭发声与奔忙,做他们背后最温暖的帮助和支持者,为他们的世界送去欢笑与阳光,瞿世刚坦言,中心将继续发挥自身作用,致力于让更多的自闭患儿与家庭实现真正的社会融合,让更多的弱势群体受益,让更多的困难家庭受益,为推动社会文明与人文建设贡献力量。


通讯员丨伏广进 王毅 曾庆才

编辑丨刘敏

审核张弛

来源丨连云港市残疾人联合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