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人才 港城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6月11日上午,全省乡土人才“三带两助”推进会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我市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人才工作者、乡土人才代表齐聚连云港,就如何做好乡土人才工作交流经验和做法。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人才的建设,让乡土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自2017年8月我省启动实施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推动乡土人才从幕后走向台前、从单枪匹马到集团作战、从乡村民间到香飘全球,拓展了人才开发的新视角、开辟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成为江苏发展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徐瑶:我是海州区第二批回本村任职的大学生,当时区里鼓励我们,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自主创业。我从多方面去学习,蔬菜、瓜果种植技术,目前,拥有蔬菜大棚60个,带动10余户村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像徐瑶这样的返乡大学生,在全市有1000余名,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自主创业,发展乡村休闲采摘游,带动村民致富。“80后”郝大宝,扎根乡村一线开展精准帮扶,先后创办了鲜切花合作社、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盆景扶贫产业园和党员富民示范基地。在他的带领下,三铺村173户贫困家庭全部实现了脱贫。
郝大宝:村民富不富关键看产业带动,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带领村党委班子成员和村民,因地制宜,最终实现村强民富。
不仅如此,我市还高度重视对人才舞台的搭建,以人才链推动产业链来推动乡村的振兴。
海头镇电商匡立想:政府在帮我们开发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基础上,还重点搭建直播平台,发展网红经济。我现在有近300万粉丝,每天可以稳定出单几百单,一年利润600万元左右。
引才育才,是壮大乡村人才资源总量的主要手段,而用人留人,则是实现人才振兴的重要保障。我市为了留住人才,积极开展人才环境的培养,整合多方的资源力量,为青年人才提供精准帮扶。
青年乡土人才创业典型刘敏:我牵头成立了“赣榆春林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免费为村民提供技术服务,帮助村民销售,使每户年增收4万余元,带动412户农民脱贫致富。17年我成功当选为团市委兼职副书记,这也更加坚定了我要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决心。
如今,我市有全方位聚才育才机制,出台了颇具特色、诚意满满的乡土人才政策,在人才培养、政策供给、制度创新、产业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为乡土人才营造更加优良的环境、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让他们在推动“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中大展身手、成就辉煌。
编辑丨刘敏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 《在你身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