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码连云港政府热线的3个“一号”

2020-06-18 18:06:40

“我是校外培训机构,想咨询应该如何申请复工复课?”……在连云港市12345在线平台,来电咨询此起彼伏。近年来,连云港高度重视政府热线平台建设,对12345市长热线功能提档升级,建立起了12345一个号码对外、公众诉求一个平台受理、政务热线一体联动、数据应用一站处理的政务服务“总客服”格局,实现了由热线向在线、由咨询向协同、由被动获取到主动采集的转变。12345平台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信息化试点工程”、省级“青年文明号”、“与‘雷锋车’同行”先进集体等荣誉,在全省各设区市中综合评估成绩位列第一方阵。

在第三届全国12345政府服务热线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连云港市12345在线获得“全国十佳热线”,在全国地级市排名中位列第三。


“一号对外”  强化基础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整合热线,深化服务监管。为了方便群众记忆和使用,连云港市12345政府公共服务中心整合热线资源,开启了“一号对外、统一受理”发展之路,构建起全市统一规范的公共服务热线体系。

按照市级公共服务热线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平台完成了对全市88条市级公共服务热线资源整合,并线融合了12320卫生热线、12358物价热线等20条热线,完善与大热线及紧急求助类热线的对接联动机制。同时,启动热线服务监管工作,起草评估标准、监管办法等规范文件,热线整合进入由“分类整合”到“统一监管”转变的新阶段。

建设网端,拓宽受理渠道。为了配合群众多种使用习惯,平台打造全媒体、全天候政府与群众互动渠道,实现了由热线向在线的转变。

目前,受理渠道包括电话、网站、微信、APP、传真、电邮、信息采集、视频监控八个方面,7*24小时全天候接听市民来电。重点打造互联网入口,开通微信实时在线客服服务,新增诉求办理进度查询、一键拨号、人民建议等功能板块,与“我的连云港”APP进行功能对接,实现12345诉求入口、办理进度查询等功能共享。今年以来,社会公众通过互联网渠道反映诉求12371件,同比上涨426.2%。

灵活调整,服务疫情诉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平台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动态调整话务力量,24小时坚守战疫一线,市长方伟多次赴平台视察指导,并现场指导12345在线疫情诉求接处工作。

疫情期间,平台与联防联控办、公安、交通、医院等部门单位联动,制定发烧病人收治、活禽交易、退票纠纷等疫情相关诉求快速处理流程50余个。4月22日,平台联动市公安局、商务局等多部门33小时助力解决近亿元跨国涉“疫”贸易纠纷。将疫情诉求办理时限由5日压缩至3日,梳理涉及疫情线索等7类紧急工单,设定办理时限为1日,要求部门“接诉即办”。1月24日以来,连云港全市12345在线共受理疫情相关诉求95439件。

“一号服务”  优化标准体系提升服务内涵


加强知识储备,提升延伸服务能力。平台围绕“自然人”和“企业”两条主线,健全完善知识储备更新,推进知识库领域全覆盖。

目前,平台知识库储备量达16534条,月引用量增长32倍。并建立“疫情专栏”知识库,形成知识问答1164条,动态补充最新政策解读,强化正向引导。今年以来,全市12345在线共受理各类诉求48.51万件,同比增长37.80%;市级平台受理32.03万件,同比增长27.25%,其中,咨询类诉求10.10万件,同比增长26%,直接答复率96.19%,平台接诉即办和延伸能力显著提升。

加强团队管理,建立标准化服务体系。平台重点优化团队管理、业务流程、服务质量等一系列标准规范,积极发挥全市政务服务“总客服”作用。

建立标准化培训体系,邀请专业机构开展驻点辅导,设立“质检岗”,成立内训师团队,挖掘服务代表内生动力,发挥自我造血功能,提升服务代表专业程度和延伸服务水平。今年以来,开展业务培训18期、技能测试2次、团建活动3次。

加强联动,形成延伸服务机制。中心不断拓展便企、便民服务领域,推动平台由咨询向办事转变。

深入开展12345健康在线服务,提供24小时疫情防控心理援助。今年以来,累计为市民提供24小时预约挂号6234人次,疫情期间,邀请专家开展现场接线10期。全面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服务,开通评价服务专席,在全省率先实现系统数据对接。加强与市相关部门的有效互动,与江苏政务服务网、“我的连云港”APP等打通数据通道,不断扩大平台数据共享范围,完善非法集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等投诉举报的受理和转办,12345在线的“集聚效应”持续辐射放大。

“一号响应”  深化闭环流程提升服务质效


创设数据治理新模式。运用系统化思维,中心建立了涵盖采集管理、分析研判、成果运用、结果跟踪等全流程的数据治理“闭环”,实现热线数据从“分析应用”到“全流程治理”的转变。这一模式在第三届全国12345政府服务热线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获得“卓越服务奖”。

同时,强化数据分析应用,为施政决策提供参考,平台关于“死猪乱弃”等问题的舆情专报,多次获得主要领导批示并予以专项整治处理。2018年以来,平台报送的数据分析专报,切实推动了交通设施、供电供水、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教育、低保等各类民生关切问题的有效解决。

形成监督机制新架构。以提升诉求办成率和群众满意率为目标,强化监督推动和考核导向作用。中心严格落实月度考核通报制度,对考核落后单位进行通报、督办、约谈。强化对疑难问题跟踪督促,制定协调流程标准规范,建立中心会办、政府协调、领导批示“三级协调”机制,围绕疑难问题的权属界定,开展专项清理行动。

今年以来,累计召开协调会23次、现场核查工单362件、督查督办16次,推动解决博纳新城商务大厦玻璃下坠、大埔河绿化管护、陇海东路路面修复、交通信号灯管护、承重墙拆改等疑难工单236件。

注重省市新要求引领。以巡察整改工作为契机,中心切实推进省市新要求落实。同时,针对上半年平台全力投入疫情应对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推动建立全市12345在线平台突发紧急事件应急预案及常态化质效提升方案。

“下一阶段,中心将全力推进市县12345在线一体化建设,全面实现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确保市12345在线平台在全省综合评估中保持前列,力争再次跻身全国热线第三方评测前十名。”连云港市12345政府公共服务中心主任说。




编辑徐蓓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FM102.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