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高科技帮助70多名流浪乞讨人员找到家

2020-06-20 10:19:39

今天是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上午,记者从市救助站了解到,借助于中国寻亲网,以及市公安机关的人脸识别、DNA比对等技术手段,从去年到现在,市救助站已经为70多名滞留的在站人员,找到了自己的家人。


在市社会福利中心流浪乞讨人员托养点记者看到,这里的设施十分完善,环境干净整洁,受助人员经过治疗和康复后,已经与普通人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画画,甚至是唱卡拉OK,生活十分惬意。这也让参加市救助站开放日的各行各业代表以及政协委员们感到十分的欣慰。



市财政局社保处三级主任科员 朱帅:市财政局感觉到基础建设和整个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收容的流浪乞讨人员他们的面貌也都非常好。

市政协委员 徐进:看到流浪乞讨人员生活在这么好的一个环境当中,特别是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们感到很欣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市救助站在积极改善流浪乞讨人员托养机构条件的同时,也多方拓展渠道,为在为滞留在站人员寻亲。从原始的了解家庭信息、分辨口音等传统低效的做法,转为利用中国寻亲网以及市公安机关的人脸识别和DNA比对技术寻亲,效率较以往翻了好几番,从去年到现在共有70余名流浪乞讨人员成功寻找到了家人。


连云港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 周俊兵:我们把这些信息传到平台以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协助和帮助,在70名流浪乞讨人员当中,达到了50%以上。DNA和公安人像识别这块,比较扎实,成功率比较高一点。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市救助站及时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宣传发动,紧急购置了防控物资,严把入站关、防控关、报告关,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也没有放松对在站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和寻亲工作。


连云港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 周俊兵:疫情期间我们共救助了56人,其中14人返乡了,其他人员我们按照民政局党委的要求,进行了隔离,在此期间,我们进行检测,检测完了以后,没有问题,我们逐步,一个一个安排返乡,疫情防控期间,在我们站里的隔离人员、工作人员都达到了零感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8年以后,随着国家扶贫政策深入贯彻实施,贫困外流人口显著减少,全国救助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市救助管理站2018年救助人次2989人次,2019年救助人次1205人次。相信随着我市DNA对比和人脸识别联网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省市多级政府和相关单位的努力,我市救助站的外地人员全部能够返乡,将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市政协委员 徐进:建议下一步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到救助管理工作中,人人都献出爱心,我想这项工作会做得更好。

市财政局社保处三级主任科员 朱帅:各部门应该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去推进社会救助工作的深入的开展,另外,我们会多渠道筹措资金,来支持(救助工作)。


编辑丨刘敏

审核丨段潇

来源港城36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