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档案时空│戎装侠女堪大任”——连云港市第一位女市长杨祖彤

2020-06-30 17:43:23


连云港市历史上曾有一位女市长,她就是有“戎装侠女”之称的杨祖彤。


杨祖彤,祖籍安徽寿县,1915年生于扬州,回族。祖父是清末抗法民族英雄、福建水师提督杨岐珍。她出生第二天就过继给没有孩子的五叔家,被视为掌上明珠,常常女扮男装,当男孩子般抚养。她从小就喜欢与男孩子们玩耍,渐渐养成了大胆、泼辣、粗犷的性格。


杨祖彤15岁时学完《四书》,初步打下了国学基础。17岁时考取私立扬州中学高中部,因不满一位校领导抽鸦片遭报复而被开除,后转入镇江师范读书。1935年“一二·九”运动发生后,杨祖彤与同学准备组织学生罢课,要求抗日,遭当局逮捕,后经家人保释。镇江师范毕业后回到扬州,被分派到仙女庙小学任地理教师。



抗日战争爆发后,杨祖彤参加上海社会科学讲问所学习,改名杨玖。1938年11月,任嘉定淞沪人民抗日自卫队政治指导员,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常熟县教委主任,苏常太地区教委主任,江南行政委员会文教处长。


1941年10月,杨祖彤奉命潜回扬州,领导地下党工作。以县民众教育馆编写职务作掩护,办读书会,宣传抗日。


1942年秋,杨祖彤秘密去了江都解放区,改名李文瑾,任江都县政府秘书兼党团书记,领导江都“冬学”运动。



1943年春至1944年春,被派往郭(村)东、高邮开辟新区,因成绩显著,后被调任邵伯区区长。1946年8月,新四军在邵伯打响了苏中“七战七捷”的第六仗———邵伯保卫战,杨祖彤怀孕在身,四天四夜参加战斗。这一战威震天下,当时国统区上海进步杂志《观察》报道的题目是《国民党将军为共产党女市长打败》。同年10月,杨祖彤随部队北撤山东,1948年春,奉调回苏北,先后任华中二地委巡视团团长、溱潼县县长。


1949年1月25日,扬州城解放以后,杨祖彤调任扬州军事管制委员会副秘书长,同年3月任扬州市副市长兼支前总队长,为解放军渡江支前作准备。同年5月,杨祖彤任扬州市市长。



杨祖彤在工作中,向以机智、果断、干练著称。鉴于当时扬州城的交通条件和市容状况,拆城筑路是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杨祖彤亲自挂帅,采取“以工代赈”的方针,动员各方面力量,仅用了4个月时间,拆除古城墙,拓宽市内十字干道,终于在1951年10月1日国庆节,建成的新马路举行通车典礼。杨祖彤还十分关心为工人谋福利,建立工人新村,兴办工人业余学校,建立工人文化宫和工人俱乐部,丰富工人业余文化生活,给扬州人民留下深刻印象。


1953年2月,杨祖彤奉调新建的省辖新海连市(今连云港市)任市长。她上任后,大力开展抗美援朝活动,鼓励全市各界做到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粮有粮;她十分重视抓好工农业生产和文化建设,尤其重视抓好重工业发展,邀请苏联地质专家库尔沙柯夫来锦屏磷矿,帮助设计我国第一座自动化磷矿;她还积极推进民主普选和《婚姻法》的宣传教育,支持建立在男女平等基础上的民主和睦的新家庭。


1954年,她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组织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全市工矿企业掀起了增产节约和劳动竞赛热潮。1954年6月24日至7月1日,在新浦召开的新海连市首届人民代表大会,也就是事实上的新海连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杨祖彤被选举为市长。


1955年3月,她调省里工作,先后任省物资局局长、省委妇委书记、省妇联主席、省水产、商业、卫生厅副厅长、省老干部局顾问等职,并当选为省政协四届委员、省五届人大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5年1月21日在南京逝世,终年70岁。





编辑丨徐蓓蓓

核丨段潇

来源FM92.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