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李集镇:“爱心家园”托举贫困户走上小康路
如今,李集镇同兴村贫困户汪洪霞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在扶贫工作开展之前,她无法想象的“好日子”,如今一一实现。在村里的帮扶下,汪洪霞不仅家里的条件越来越好,而且还实现脱贫增收,向着小康生活迈进。
上午,记者来到李集镇同兴村汪洪霞的家里,整洁的小洋房映入眼帘,家里摆放着电视机、电冰箱等电器,让人很难联想到她过去艰苦的生活条件。
村民汪洪霞:老爷子生病十年了,那几年吃药都没钱买,村里我在那边搞卫生,反正天天去刷,扫,厕所都要打扫。记者:平时村里有活也找你?汪洪霞:是的,有活你看(玉米地)都是我们种的,我们忙的,拔草,点化肥都是我们,这是村里照顾的,50块钱一天。记者:赚点补贴补贴家用?汪洪霞:是的。
记者了解到,汪洪霞的丈夫由于生了一场大病,家里缺乏劳动力,因此家庭条件十分困难,转变是从2015年开始的。2015年,汪洪霞被列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李集镇同兴村通过产业帮扶和就业帮扶的形式,有针对性对她开展帮扶。如今,汪洪霞不仅有政府补助,还获得村里提供的公益性岗位,当上了清洁工人,同时村里还为汪洪霞的拆迁房提供了经济帮扶。
村民汪洪霞:房子就是拆迁的安置房,村里也照顾少一点。记者:那目前你的生活还是比较稳定的吧?村民汪洪霞:还可以,现在生活比以前要好多了。
李集镇同兴村党总支支部书记 惠康军:我们村里汪洪霞这户家庭也实在困难,她的老伴卧床十几年,因病致贫。我们村里研究,为了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通过这个安置房这一块我们村里给她一部分的优惠,就业这一块安排王洪霞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到我们村部打扫卫生,一年最起码有七八千块钱的收入。
李集镇同兴村的惠康军书记告诉记者,村里像汪洪霞这样家庭情况的还有不少户,为了帮助他们脱贫,村里采取了以爱心家园为核心、通过就业、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措施,整合同兴村各类资源,为年满60周岁的孤寡老人及残障人员提供生活照料、日常就餐、精神慰藉、活动场所等全方位服务,不断提高他们生活质量。同时,解决在外务工子女的后顾之忧,形成老有所帮、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敬老颂老氛围,帮助他们走向小康生活。
李集镇同兴村党总支支部书记惠康军:通过多方调研走访,我们发现我们村里像汪洪霞这种(情况)还有不少户,我们为了解决这些实际困难,我们村里成立一个爱心家园,具体让他们能得到实惠,一些孤寡老人或者空巢老人,我们通过集合村里多种资源解决他们的午餐和晚餐,这些都是免费的。
编辑丨刘敏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在你身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