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重磅项目被省委书记“点名”!涉及连云港
“加快建设徐州国际陆港、淮安空港、连云港海港、通州湾新出海口”
“深入推进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等重大标志性项目”
“南京长江五桥合龙,沪苏通铁路建成通车,沪苏湖铁路开工”
“着力打造紫金山实验室、姑苏实验室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在7月29日召开的江苏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回顾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半年报”时,“点名”了一批重磅项目。




今年上半年,江苏交通强省建设跑出发展“加速度”。沪苏通铁路“营业”、南京长江第五大桥即将“开业”.....热闹非凡。尤其令很多人印象深刻的是,在一周时间内,江苏省委书记、省长两次同框见证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的重要时刻。
南京长江第五大桥
6月28日,南京长江第五大桥迎来历史性的一刻——顺利合龙。
南京五桥是国家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也是联结南京江南主城和江北新主城的重要纽带。
据了解,五桥预计年底建成,目前夹江隧道右线附属工程已经基本完工,正在进行路面摊铺,左线隧道左线隧道正在进行装饰板、防撞墙等附属设施施工。全部附属工程及路面铺装施工计划10月份完成。
沪苏通铁路
7月1日,沪苏通铁路一期开通,当天,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也同步开通运行。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也是京沪第二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沪苏通铁路之于江苏的特别意义或许已经不用多说。
值得注意的是,沪苏通铁路二期也迎来新进展。
近日,《上海浦东综合交通枢纽专项规划》正式获得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复,规划新建铁路上海东站,接入沪苏通铁路、南北沿江铁路、沪乍杭铁路,沪苏湖铁路、沪杭城际并衔接沪宁、沪杭通道,同时预留沪舟甬铁路通道接入条件。
沪苏通铁路一期连接上海虹桥站和上海站,二期将可连接上海东站和浦东机场。
沪苏通铁路二期(太仓至四团段)线路全长111.8公里,全线设太仓、徐行、外高桥、曹路、上海东站、四团6个车站,采用客货共线模式,设计速度200公里/小时,计划“十四五”期间建成通车。
沪苏湖铁路
6月5日,沪苏湖铁路开工仪式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上海、江苏两省市同步举行沪苏湖铁路上海段、江苏段建设动员会。
全长163.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沪苏湖铁路,串联起上海、江苏、浙江三地,横穿长三角核心区域,途径示范区中的上海青浦和苏州吴江,同时将在湖州与商合杭铁路衔接联通安徽,是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的一条骨干线路,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最具代表性的项目。
在当前的世界格局中,要站稳脚跟、把握主动、赢得未来,能够自主创新尤为重要。着眼未来发展,江苏在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上不断发力。紫金山实验室、姑苏实验室陆续“登场”,它们未来目标都是升格成为“国家实验室”。
紫金山实验室
紫金山实验室诞生于2018年的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是江苏省和南京市重点打造的服务国家重大科技战略科研平台。(了解更多内容可点击链接:省委书记揭牌、调研再提新要求,南京这个实验室究竟有何特殊?)
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发展,实验室科研攻关成效显著,成功研发了全球首个大网级网络操作系统,研制出自主知识产权CMOS工艺毫米波芯片和大规模天线阵列,开通全球首个网络内生安全试验场,并在未来网络、天地融合移动通信、网络通信内生安全体系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6月又传来好消息。紫金山实验室成功研制出5G毫米波芯片,单通道成本从1000元降至20元。
姑苏实验室
6月30日,瞄准电子信息材料、生命健康材料、能源环境材料,推动产业升级,致力于科技突破和产业升级,占地面积500亩、规划总投资200亿元、总部位于苏州园区的姑苏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了解更多内容可点击链接:200亿!苏州播下一颗“金种子”)
按照规划,通过未来5年的一期建设至2025年,姑苏实验室将集聚1000名以上的科研、技术和管理人才,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材料研发等公共平台,突破一批材料领域核心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再通过一个5年的建设到2030年,实验室骨干人员规模将达到3000名以上,涌现出一批标志性原创成果,跻身世界一流材料实验室行列,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科技创新策源地。
把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打造成中国大运河最繁华、最精彩、最美丽的“江苏名片” ,江苏投入的关注和重视,非同一般。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一个见证。这座博物馆位于扬州三湾,紧邻大运河河道,是保护、展示和利用大运河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将在2021年7月1日前开馆迎客。
目前,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钢结构主体已经建成。主体建筑上部的景观构筑物吊装即将完工,由1.85万吨钢构件打造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金属身”开始全景呈现。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整体基调为唐代建筑风格,整体馆型采用巨型船只造型,同时融入风帆元素,在运河边就像一只即将扬帆起航的船只。大运塔以唐塔的风格设计,将重现唐风古韵。大运塔距离文峰寺的文峰塔大概1.2公里,距离高旻寺的天中塔大概4公里。未来,文峰塔、大运塔、天中塔,将在运河边连成一条线,形成“三塔映三湾”的景观。
此外,借助数字再现,江苏实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建设,构建集管理监测、文化研究、展示传播、学习教育、休闲娱乐等一体化服务平台,以此塑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独特品牌形象。
编辑丨 徐蓓蓓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江苏交通广播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