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中心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业运行逐步回暖
记者今天从海州区了解到,今年受疫情影响,消费品零售情况较去年呈下降趋势,不过,在近期多项促消费政策的促进下,我市中心城区消费市场持续改善,降幅逐月收窄。
今年上半年,作为中心城区的海州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9亿元,占全市总量的33.4%,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完成68.8亿元。从行业结构划分来看,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批发零售业实现64.6亿元,同比下降15.2%,住宿餐饮业实现4.2亿元,同比下降11.3%。降幅连续4个月收窄,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今年以来,市政府分批次向社会发放5000万元消费券,已完成投放3000万元,其中约有70%消费券投放到了海州区市场,通过政府补助、平台支撑、企业让利方式,加速实现消费人气回暖、信心回升。上半年,苏宁广场等3家大型商场6月份销售额实现1.38亿元,增幅达22.8%,累计实现销售额5.2亿元,康缘医药等5家医药零售类企业,6月份实现限上零售额1.2亿元,6月份增幅达63%,累计实现5.56亿元,同比增长33.8%,超出一季度增幅73个百分点。
随着夏季到来,因“夜经济”“地摊经济”的发展,陇海步行街、盐河巷等街区经济、夜市经济进一步繁荣,限额以下市场消费蓬勃发展,上半年,限下市场共实现零售消费102.1亿元,占社零总额总量近60%。同时,限上个体的贡献比也逐步提升,全区242家限额以上个体当月实现零售额2.43亿元,当月增幅25%;1至6月份累计实现9.98亿元,同比增长12.4%,是全区限额以上社零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除此之外,石油、汽车行业也出现大幅回升的态势,6月份,海州区“两桶油”(中石化、中石油)和34家汽车销售企业当月分别销售额实现3.63亿元、4.09亿元,增幅均较上月实现了大幅回升。增势强劲的线上交易也有效拉动了海州区社费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回暖。
受疫情影响,“无接触配送”等网上零售需求大幅提升,上半年,全区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8.48亿元,同比增长31.7%。“618”成为消费市场重要的促销节点。天马、欧美斯、腾旷网络等电商企业借助“618网购狂欢节”,通过直播带货、老客户群发放折扣购物券等措施扩大“声量”,取得了丰硕战果,其中天马618当日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欧美斯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腾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突破200万元。“618”促销节点短期内不仅促进了消费快速回暖,长期看也有利于加速零售业转型升级,为促消费贡献更多力量。
融媒体记者丨魏鑫 李蕾
编辑丨刘敏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 融媒体中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