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文明·经验)细微之处显匠心 老旧小区换新颜
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西小区可算得上港城住宅小区中的“高龄老人”了,它一直面临着设施设备老化、服务功能弱化、环境质量较差等问题,这也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在文明城市建设中,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也让西小区旧貌换新颜,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今天就让我们来去现场看一看。
日前,记者来到市区西小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重新铺设的西苑路。西苑路是横跨西小区的一条道路,在改造以前,这条路的路面是坑坑洼洼,路两边的流动商贩和违章建筑让这条路也非常难走。现在,经过街道社区和住建部门的大力整治以后,新铺的沥青路面搭配两边绿化步道,让西苑路宽敞通达,而道路两边的老式居民楼和围墙也被粉刷一新。
居民 周女士:以前环境卫生都不好,墙面都能看到砖头,水泥墙灰全部掉了,现在搞得还挺好的,车位、房子破的也补起来了。
市民 陈先生:现在全部整理好,弄上铝合金窗户,弄上纱窗,每个楼栋的照明全部安装好了。
记者在居民楼内可以看到,除了张贴了一些文明宣传标语以外,社区还专门安装了一个便民信息张贴栏。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张贴栏可大有用处。
西苑社区工作党委书记 宣静:我们是开放式的无物业小区,小广告乱贴乱放的现象普遍存在,社区就做了便民信息栏,有堵有舒。给居民有一个信息开放的广告栏。不让其他的牛皮癣和小广告出现了楼栋的其他位置。
记者了解到,西小区占地面积0.75平方公里,拥有常住居民1.2万人。其中有2个大型农贸市场,商户以“七小”行业低端业态为主,有25条支路通往朝阳路、新孔路等主次干道,改造起来难度不言而喻。可是老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为此社区加大力度,从细微处入手,在小区主次干道划停车线近15,000多米,粉白居民楼内外墙近2万平方米,更换楼道的公共窗户900多个,努力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新海街道西苑社区副书记 副主任 李大梅:我们还安装这个居民的楼道灯是370盏,制作了公共晾衣架20处大概是120米长。我们还制作安装了便民信息栏195个,同时我们还安装了灭火器195个。我们会尽最大努力解决,把我们服务水平提升上去。
细微之处见真情,拆除违建、粉刷外墙、美化楼道、平整路面,社区在努力解决居民普遍关心的问题的同时,也让西小区休闲场所逐步完善起来了。如今,这里的配套休闲凉亭、座椅、花园、运动健身器材等设施一应俱全;700平方米创文彩绘墙,让小区变得更美了。一千四百多户居民生活在这里,感觉也更舒心了。
市民 陈先生:他们专门把小公园,路面、绿化这些全部搞得很好,大家打打牌下下棋、晨练,成为休闲的好去处。现在生活的很好,越来越舒适,居民也很满意,所以我们对这个现在的生活环境各个方面,对社区的这些工作,居民都很满意。
编辑丨张艳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新闻频道《港城36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