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燃!江苏自贸区连云港片区一周年成绩单来了(附视频)

2020-08-31 17:50:30


光阴似箭

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

连云港片区

已经一周岁了!



在建设美丽连云港的宏伟蓝图中

这块占全市面积2.7‰的热土

承载了众多港城人的汗水和希望

正在发挥主阵地和动力源的重大作用


在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获批一周年之际,8月31日上午,我市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通报连云港片区获批一年来建设发展成果。市委常委、市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管委会主任尹哲强,副市长吴海云参加活动。



去年8月份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获批以来,我市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风险防控为底线,坚持高起点规划建设,打造高标准规则体系,促进高端产业链式集聚,在政府职能转变、营商环境优化、通关便利化改革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一年来,

连云港片区以全市

千分之2.7的面积 

贡献了31%的实际利用外资

17%的外贸进出口

13%的新增市场主体 




发展举措精准高效,试点任务加速落地


我市坚持任务清单化,制定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建设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国务院前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率超过80%。省定任务涉及我市共128项,已完成或正在推进的120项,有效实施率达94%。



坚持政策体系化,我市印发促进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1+8”产业发展政策,连云港海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市级部门出台了22项扶持政策,形成了支持改革试点任务落地落实的政策体系。


与此同时,我市还深化与智库、高校、科研机构的沟通合作,聘请第三方开展产业发展规划、制度创新指南等专题研究。



先行先试纵深推进,制度创新成果丰硕


我市坚持差异化、特色化探索,形成55项独具连云港特色的创新实践案例。


围绕打造国际班列连云港品牌,首创中欧班列“保税+出口”集装箱混拼、国际班列“车船直取”零等待,国际班列通行效能全面提升。




围绕促进贸易便利化,打造“港航通”特色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立“1+4”船载危险货物联合查验机制,推行中韩陆海联运甩挂运输车货一体通关,通关便利化水平迅速提升。




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率先开展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提升企业登记效率,企业开办流程便利度居全省前列,开办耗时全面压缩至2个工作日。创新推出一般建设工程施工“免许可”、市场监管领域容错免罚等举措,创业热潮持续迸发。截至7月底,市场主体已超过4400家,较获批前增加2.8倍。


功能定位全面拓展,开放空间更加广阔


交通枢纽地位加快提升,远近洋航线达73条,海河联运航线达11条。推进连云港海港、徐州陆港、淮安空港构建物流枢纽“黄金三角”,开放门户效应持续释放。


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举行推介活动,累计签约过亿元项目103个。




举办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2批次,慧智光学材料、云汉电子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开工建设,“一带一路”供应链基地、中科院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一带一路”大数据共享交换试验区等省级重大项目加快推进。



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合作交流平台全面建设,产业领域国际合作持续深化。“两基地”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运营水平持续提升。




产业集聚效应显现,现实模样初步展露


大力推进中华药港建设,“中华药港”核心区一期9月份投用,启动华东城医疗器械供应链基地等项目,北京大学连云港单分子研究中心、造血干细胞生物工程库研发中心入驻,成立连云港医药人才创投基金,药品进口口岸、省药品认证审评中心连云港分中心等载体审批有力有序,医药产业发展配套更加完善。




大力推进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培育油气贸易产业。大力推进新业态培育,举办首届连云港电商发展大会暨518网络购物节,9610、1210业务顺利开通,跨境电商体验中心、跨境电商保税仓等投用。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快速发展,“蓝宝星球”互联网+公路运力交易、“箱咖集市”二手集装箱交易平台等平台经济迅速崛起。



下一步,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将以获批一周年为新的起点,着眼“育新机、开新局”,深化改革创新,强化集成超越,抓好制度创新核心任务,全力打造示范样板。继续用好港口资源最大特色,全力巩固战略地位;突出产业培育关键基础,全力提升支撑能力;建好“一带一路”支点优质载体,全力扩大开放水平,切实承担起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历史使命。



融媒体记者丨王惠 吕伟 杨尚仙

编辑丨刘敏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融媒体中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