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照亮港城 寻访时代先锋)雷锋车:与时代同行 让精神永存
一群好人,满城春风。近年来,咱们港城先后涌现出全国时代楷模王继才、全国道德模范方敬、全国重大典型“雷锋车”组以及中国好人、文明家庭、最美港城人等一大批各类道德典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道德模范学习宣传工作,连续高规格举办六届“美德照亮港城”颁奖典礼,在全市上下营造了“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浓厚社会氛围。为更好的发挥道德模范的表率作用,为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增辉添彩,进一步弘扬正能量,让文明的春风吹遍山海港城、美德之城,从今天起,连云港市道德风尚建设基金会将与我台共同策划推出20集《美德照亮港城寻访时代先锋》系列节目,讴歌他们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传扬他们感人至深的高尚品德。
路过华联广场的人应该都会注意到我身后的这尊雕像,从画面上看,这尊雕像完整展现了过去人们风尘仆仆赶路的画面,其实这里的主角是雷锋车手。那么,现在这些雷锋车手在哪里呢?
记者首先来到了新浦汽车总站的雷锋车事迹陈列馆。记者注意到,今天有不少小朋友来到这里参观、学习。记者首先在陈列馆醒目位置发现了一辆看起来年代久远的木板车和一根扁担,而雷锋车手们的故事就要从这扁担和木板车说起。
雷锋车手 权太琦:这个扁担是1963年6月份为了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那个时候我们的老一辈雷锋车手就行动起来了,用扁担去火车站来为旅客去挑运行包,当时在扁担的两侧打上绳子,把他们的行李就像串糖球一样,串成一串串的放在扁担的两侧。
第二年,扁担升级成了平板车。用平板车来为乘客拉行李,可比扁担方便多了。很快,这项贴心的服务就获得了旅客的赞扬和好评,大家还把平板车亲切地称为“雷锋车”。随着时代的进步,“雷锋车”也不断更新升级,由木制的平板车依次变成脚踏三轮车、三轮摩托车、电动旅游观光车。
上午10点半左右,天下起了雨,但“雷锋车”依然准时出现在了连云港火车站出站口,这个时间点刚好有一批从青岛方向过来的乘客出站。在雷锋车手的指引下,拎着行李出站的市民李女士坐上了雷锋车。
市民 李女士:觉得雷锋车特别好,因为今天下雨了,虽然说这个距离只有500多米,但是有这个车坐得很舒服,也不会淋雨,特别的好。
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车组的人员换了一代又一代,服务方式从小扁担、木板车、铁板车、脚踏三轮车、电瓶车、观光旅游车变成了现在的汽车,火车站、汽车站也几易其址,唯一不变的是他们为旅客服务的初心。
1963年以来,500多位雷锋车手爱心接力,57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学雷锋,他们免费运送旅客32万多人次、行包36万多件,累计行程22万多公里,为南来北往的旅客送去了春天般的温暖,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那句“宁愿自己千般苦,不让旅客一时难”的铮铮誓言。
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车风雨无阻、车轮不停,雷锋车手尽心尽力、无私奉献,他们为建设文明城市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新浦汽车总站是全国文明单位,全站雷锋车手全员参加志愿服务队,在全心全意服务旅客的同时,也积极承担着建设文明城市的工作任务并发挥着表率和示范带头作用。如今,雷锋车已经成为港城流动的文明窗口,活跃在汽车站、火车站之间,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同时,也展示着雷锋车手的文明形象,为港城文明城市建设注入更多的活力。
2015年2月,旅客送锦旗答谢救命之恩;
2020年年初,疫情防控期间,雷锋车手在路口配合交警执勤;
2020年初,疫情防控期间,“雷锋车”组女子民兵连协调采购军用大衣及帐篷400余件,发放口罩2.7万余个。
2020年初,得知疫情防控期间血液供应吃紧,“雷锋车”组主动发起爱心献血活动
......
编辑丨刘敏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港城36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