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东海县洪庄镇:小瓜果 大产业
过去,一提到种地,很多人觉得不但辛苦,一年忙到头,也挣不到几个钱,其实,现如今种地,和过去可不一样了。
她叫戴云,东海县洪庄镇薛团村村民,眼前,这片蓬仙桃园大约有100亩都是她家的,今年蓬仙桃迎来了大丰收,戴云一家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
记者了解到,戴云家是村里最早开始种植蓬仙桃的,一共承包了200亩土地,去年一年一亩地的纯收入大约在5000元。现在靠种地获得的收入是过去他们想都不敢想的,发家致富后,他们一家也没闲着,还先后带动村里多人就业。
东海县洪庄镇薛团村村民 戴云:从3、5个到10几个,多的就是20、30个。(接)有20、30户村民跟着我们一起种桃。
陈玲玲就这其中的一员,过去她是个家庭主妇,没有任何收入,但现在靠着在桃园里打零工,每个月也有固定收入了。
陈玲玲每年打工的收入大约在5到6万元,这个收入去掉一家三口的日常开支还绰绰有余,发现现代农业可以带来商机后,村里人又陆陆续续种起了葡萄、梨树、银杏、辣椒等,兴办特色农业。其实,不仅是薛团村,整个洪庄镇都在享受高效农业带来的变化。记者了解到,地处东海县的西南部的洪庄镇,耕地面积58000亩,过去这里一直以“玉米、山芋、大豆”这些传统农业为主。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洪庄镇正在从纯粹的农业种植逐渐向特色农业种植转型。连片化、规模化、集中化种植力度,不仅提升了村级产业发展能力,也帮助村民实现了增收梦,如今全镇年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17500元以上。
东海县洪庄镇党委书记 唐兴凯:规模化发展立体农业,以种养循环的方式带动绿色经济。通过土地流转,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接)今年,我们通过公共空间治理实现村集体增收910万元,村均超70万元。(接)目前,全镇桃、葡萄种植面积达3000亩,通过“万企联万村”行动,正在与南通等地企业进行对接合作,进一步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目前,洪庄镇“上马”的高效农业面积超10000亩,其中设施农业3000亩,日光温室基地300亩,设施西瓜种植500亩,设施葡萄1500亩以上,新发展优质果品桃、梨等面积1000亩以上。相信不久的将来,洪庄就会成为新的“瓜果之乡”。
编辑丨徐蓓蓓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新闻频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