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前村:一部“小手机”直播出乡村振兴“大梦想”

2020-11-01 13:37:04

作为一个靠海吃海的传统渔业村,近年来,赣榆区海头镇海前村党总支勇立时代潮头,认清“风向”,抢抓“风口”,积极融入全区“蓝色海洋”党建示范带建设,开创“支部+产业+电商”发展模式,以支部引领为驱动,以打造海鲜电商产业园为抓手,用一部“小手机”直播出乡村振兴“大梦想”,实现了传统捕捞业快速转型。



在赣榆区海头镇海前村,渔船归港,看似安静的小渔村,立马在互联网上“热闹”起来。大大小小三百多个直播间里,每天都上演着海鲜直播销售的热闹场景。


在海前村一户民居里,村民张金庆把自家的厨房装饰一新,正在用手机进行直播,幽默的语言,夸张的动作,随着进入直播间的粉丝越来越多,他的叫卖声也越来越兴奋。“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坚持,靠自己的想法坚持去做,还有现在的环境非常适合创业,包括配套设施,咱们集中的海产品市场,还有像网红批发的一些店面,也都是政府大力宣传才有了这样一个非常优越的条件。”张金庆对于店铺的发展非常有信心。



作为一个靠海吃海的传统渔业村,这里的村民大多靠上船捕捞为生,张金庆等一批年轻人的成功让海前村党总支看到了电商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当即牵头创建电商协会,成立电商党支部,帮他们打通痛点、难点、堵点,扶成一个,带动一批,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赣榆区海头镇海前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家新告诉记者,从2017年开始,村里的电商开始起步,2018年,村支部成立以后发展得很快,变化最大的就是市场,现在每天都有不少外地的客商和本地的电商户在这里交流,营业额非常高。



经过电商协会“抱团式”助推,海鲜电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也带动了村里现有的300亩海产品养殖滩涂、2万平方米工厂化鱼棚、250亩淡水养殖池塘等集体资源效益的最大化,2019年集体资源发包收入就达到了153万元,经济收益是2014年的5倍。


记者了解到现在海前村的网红在300人左右。带动了周边近2000人就业。这里的工资都是按小时结算,打包一个小时35元钱,忙的时候干三四个小时,不忙的时候干一个小时,当天结算。



在前期成立“红色电商联盟”的基础上,海前村党总支还以“蓝色海洋”党建示范带红旗同盟创建为契机,推广“支部+电商”模式经验,将海后、海脐、大兴庄等村纳入红色电商盟友圈,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唱响“海头品牌”。 


赣榆区海头镇党委组织委员王东升告诉记者,在全镇149个基层党组织和300余名党员电商户的带动下,2019 年海头镇电商交易额突破50亿元,电商网红超3000人,不断放大海头电商全国领先辐射效应,高层次打造全国海鲜电商产业链条中心区,擦亮中国海鲜电商第一镇品牌。




记者张韬 陶静

编辑丨张艳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融媒体新闻中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