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第一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

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扎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弘扬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根本宗旨,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根据中央、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部署安排,连云港市紧紧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全面乡村振兴、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优质高效政务服务、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等办实事重点任务,按照“出台一批有利于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政策措施,推出一批为民惠民便民的务实举措,实施一批直接造福于民的项目工程,解决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纠纷矛盾”要求,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摸排梳理排出第一批市级层面“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现予公布。
中共连云港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
2021年5月13日
“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

1.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完成高质量产业投入1350亿元。(市发改委)
2.实施新一轮企业培育“三大行动计划”,服务好现有企业,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力争销售过百亿企业突破10家。(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3.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240亿元。加快发展生物医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华药港”,构建国际医药创新中心,医药产业产值突破750亿元。突出创新驱动,加快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装备制造业产值达280亿元。(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开发区)
4.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加快区域性集装箱内贸中转中心建设,统筹中哈基地和无水港发展,港口吞吐量增长5%,无水港集装箱换装量增长5%以上;提升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综合试验区载体能级,经营主体超过100家,进出口额突破1亿元。(市发改委、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港口控股集团)
5.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加快上合物流园建设,将其打造成为中亚—环太平洋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物流合作基地、现代物流业创新发展的试验示范园区,实现物流量3000万吨;召开第二届上合组织国家圆桌会议。(上合物流园管委会,市发改委、市交通局、市商务局,港口控股集团)
6.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淘汰低端产能,节能降耗完成省定目标,关闭低端化工企业30家。继续推行河长制、湾长制,高标准创建幸福河库20条(座)以上,全市22个国考断面优Ⅲ类比例达86.4%,45个省考断面优Ⅲ类比例达77.8%。实施石梁河生态修复,完成生态复绿面积50万平方米。(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水利局)
1.培训高素质农民1.3万人;扶持24个乡镇扶贫产业园新增加扶贫车间50个。(市农业农村局、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科协)
2.完成农房改善8000户。(市住建局)
3.新改建农村公路350公里、改造桥梁20座;实施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200公里。(市交通局)
4.完成200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完成80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改造农村老旧送水管网150公里,新增供水受益人口20万人。(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
1.新改扩建中小学25所,新建幼儿园16所,改造中小学校舍32万平方米。(市教育局)
2.建设市二院西院区综合大楼、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发区院区、徐圩新区医疗应急救援中心二期、东海县妇幼保健院、灌云县妇幼保健院。(市卫健委)
3.新建3家医养结合机构,新增10家乡镇(街道)卫生机构医养结合试点,新增18家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协议管理。全市职工医保卡定点医疗机构门诊、零售药店实现“同城通刷”。实现全国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市卫健委、市医保局)
4.实行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减少患者重复检查检验。(市卫健委)
5.扎实推进65岁以上老人免费健康体检、“健康宝贝工程”“七免”服务、城乡妇女“两癌”检查、普惠托育示范试点项目,让重点人群得到更多健康保障。(市卫健委)
6.开展“百企万人稳岗护航”行动,提供2万个就业岗位。开发2000个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设置青年就业见习岗位3000个。培训产业强市紧缺技工5000人次。(市人社局、市退役军人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残联)
7.完成棚户区改造2800户,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20个,新建、改造40条城区道路,对40座城区桥梁检修消险。整治20条背街小巷。(市住建局)
1.实现长三角“三省一市”公积金“一网通办”“跨省通办”。 建设“我的连云港”APP县区板块,新增县区政务服务、便民服务事项不少于40项。(市公积金中心、市政务办)
2.24部门联动构建“一企来”企业服务热线,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难题。(市12345公共服务中心)
3.实施社保卡“一卡通”工程,将社保卡功能拓展至交通出行、普惠金融、社区服务等便民服务领域,业务服务类型由7类增加至13类。(市人社局)
4.加强政务大厅适老改造,健全便利服务设施,强化服务引导。开辟绿色通道,完善一站式服务“免排快办”服务功能,推动拓展市区自助服务和基层便老服务点,完善代帮办、上门服务等服务机制。(市政务办)
1.开展政法为民服务实践行动。落实“三官一律”进网格、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当好“八大员”,开展基层大走访、意见大倾听、隐患大排查、矛盾大化解、实事大兴办、作风大评议、服务发展大提升、政策大讲习、法治大宣传、困难大帮扶等“十大”爱民实践行动。(市政法各单位)
2.推进网格化治理与部门行业工作深度融合。创新食品安全、消防安全、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等网格化治理工作模式,致力推动网格治理一体化、网格运转实体化、网格功效常态化,用基层治理“小网格”托起服务群众“大民生”。(市委政法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消防支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3.培育4200名社区网格法律明白人。(市司法局)
4.完成6批次/千人食品安全抽检。药品质量监督抽样不少于800批次。培育省级、市级放心消费示范先进单位65家。整治提优食品小作坊20家。(市市场监管局)
5.建设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实现水、气、声等全要素生态环境智能监控。(市生态环境局)
6.开展非诉进乡村活动,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95%的矛盾纠纷在乡镇(街道)、村(居)以及行业性专业性、企事业调解组织化解。(市司法局)
编辑丨胡凡
审核丨张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