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美景!连云港“全国最具人气”公路
前段时间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布了2020年度
“我家门口那条路——最具人气的路”名单
我市连云区大桅尖路名列榜首
在此之前2019
年大桅尖路就已经获评
“全国美丽乡村路”
大桅尖路是连云港市连云区宿城街道大竹园村居民出行主要通道。大桅尖路全长18.70千米,沿海上云台山盘山绕行,途经夏庄、高庄、宝山、大竹园4个村庄。
大桅尖路起点在宿城街道,向右看,就是枫树湾景区正门。
(大桅尖路起点宿城街道)
(枫树湾景区正门)
沿大桅尖路盘山而行,经漫山红叶的枫树湾、清香淡雅的云雾茶庄、法相庄严的法起寺、禅意盎然的悟道庵、匹练悬空的船山飞瀑、海天一色的二桅尖……终点在连云港老街。这一路你可以体验山、海、岛、港、城,五位一体的华美景象。
(大桅尖路的“春夏秋冬”)
在去之前,先跟着小编一起快速get在大桅尖这条路上,能邂逅多少好风光吧~
在大桅尖路的起始点——宿城街道旁边,就是枫树湾风景区。
每逢秋季,枫树湾内百年丹桂暗香浮动,沁人心脾,万枫如火,层林尽染,数不尽的潇洒风流。是连云港内外游客秋季必赏美景。
高山出佳茗,连云港云雾茶是中国传统名茶。"味醇、色秀、香馨、液清"的优良品质,使得云雾茶成为江苏省四大名茶之一。
在云雾茶庄,听竹吟细细,焚香品茗,“偷得浮生半日闲”,实在是人生一大乐趣。
法起寺,又名法溪寺,亦名鹫峰寺,因取“佛法起源”之意而命名。寺院始建于汉代,迄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
法起寺,因取“佛法起源”之意而命名。法起寺为东南朝向,背依青山,面向大海,是“佛从海上来”的有力佐证。法起寺山门为仿汉建筑,整个建筑庄严肃穆、气势宏大,和大多佛教寺院的山门一样,有三个门,含有智慧、慈悲、解脱之意。
明代名儒顾乾在其《云台山三十六景——山寺晨钟》中写道:“法起寺在宿城山中,自汉创建,丛林极盛。晨钟暮鼓,清音远闻,为清修胜地”。
登上黄茅顶,眼前是一片茂密的竹海,穿过林间青石板小路,迎面两块巨石形成一道天然石门。石门之侧有“别有洞天”、“德云常在”、“念佛成佛”等题刻。
石门至悟道庵相距20余米,之间有一块较平坦的场地,左右各有一棵千年银杏。两树枝条在空中相握,冠幅覆盖了整个场院。透过浓郁的枝叶便可见一座残存的古庵,坐北向南,古朴的山门尚在,庄严肃穆,禅意深深。
悟道庵是云台山地区最古老的梵刹之一,是“云台七十二庵”中仅存的古庵,沧海桑田,今又盛世。明代董良史也有《游悟道庵》诗:“策杖危登最上重,何人悟道此山中。清风古洞烟霞远,丹灶陈泥岁月空。”
船山正北三官顶是中国道教三元崇拜的发源地,这里山上峰峦峻秀、洞壑幽美、林泉清翠,山下虹桥卧波、翠岛绿岸、亭榭相应。景区主体景观“船山飞瀑”,因山峦峻峭,状如大船,故名。
发源于大龙顶乌龙沟,汇集三官顶水源,形成三折瀑布。当春雨菲菲,溪水如轻烟纱绸,悠悠下坠;盛夏雨后,飞流直下,似银龙狂舞、雾腾云飞;到秋冬季节,银泉淙淙,若串串珠帘,穿岩击石,喷珠溅玉,彩虹隐现。
自古以来大桅尖就是观望大海的极佳之地,登高远眺,云海波涛、港口巨轮,一览无遗。是游客拍照打卡必不可少之地。
大桅尖的传说
从前,大海上住着张家父子,长年累月以弄船为生。父子两人不怕风浪,勤俭节约,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
儿子到了成亲的岁数,说上了一门亲事,这年腊月下了聘礼,单等来年春天盖两间草屋,就把媳妇娶过门。 过了年,父子两一合计,盖屋的钱还差不少,便决定连天赶夜出海捕鱼捞虾,把钱凑足了,再动手盖房。
这一天,父子俩出了海,头几网就兴旺,网网都是两三尺长的大马鲛,父子俩满心欢喜,直到天黑鱼已满舱了还不肯收网。太阳下了山,天上起了云,跟着就刮起了大风,海浪把船往岸边冲。连舵都把不住,离岸约莫二、三十里的时候,突然“喀嚓”一声响,船底撞上了暗礁,破了个大窟窿,直往下沉,转眼之间,船就沉没了。
张家父子抱着一块破船板在浪中颠荡,正要往岸上游,父亲忽然说:“儿啊,我们若是游走了,谁知这里的水下藏着暗山,日后过往船只,不是还会遭殃吗?”儿子点头称是,但也想不出好主意,好生为难。父亲“呼隆”沉入船底,过了一阵钻出水面说:“我们船的大桅尖离水面不到一人高,儿啊,若要让渔民不遭殃,我们钻到水底把它顶起来,大桅尖露出水面,过往的渔船看见了,就可以绕道而行了。”儿子点点头,同意父亲的说法,但又犹豫,只是十分挂念没过门的媳妇,怕她难过,承受不住。
父亲对儿子说:“姑娘日后知道了,只要她一望到海,就会看见我们父子托起的大桅尖,她一定佩服你的。”父子俩一商定,赶忙沉到水底,把船托了起来。
从此,大桅尖高高露出了水面,救了无数过往船只。又过了多少年,大桅尖慢慢化作一座山峰,高入云端,这就是云台山的第二高峰——大桅尖。
编辑丨刘敏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连云港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