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在两同齐心抗疫】 “夫妻兵”携手战疫情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杨集镇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勇挑重任,广大群众众志成城、踊跃参与,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防控岗位上涌现出一大批默默无闻的“夫妻兵",他们用善良与坚韧、勇敢和担当书写感人的防疫故事。
李春彦 庄林丽
“疫情就是战场,我们夫妻俩都是党员,在危急关头,我们就要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发扬先锋模范作用。”杨集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李春彦说。从接到防控命令起,他就参与全镇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包片村进行严格防控。虽然家就在杨集镇,但一直没有回家,已连续8天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
妻子庄林丽是计生服务站支部书记,定村孙跳村,她主动加入该镇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负责村辖区内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信息摸排、入户宣传等工作。“你要保护好自己”“你照顾好家里人,不要让父亲担心”。夫妻俩每天只能在食堂吃午饭和下村巡查工作时见两次面。时间虽短,但简单的嘱咐,寄托的却是担心和关切。
郭曾德 茆廷花
“我们有上次疫情防控经验,请组织这次还是把我们安排在前线。”疫情防控开始后,夫妻俩用同一个声音向各自的单位申请上“疫”线。丈夫郭曾德,退役军人,杨集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妻子茆廷花,杨集中心卫生院主管护师、院长助理。他们职业不同,却有着同样的初心使命。在2020年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夫妻俩日夜坚守在岗位。
自南京禄口机场疫情发生后,郭曾德主动请缨,组织号召20余名该镇退役军人成立防疫突击队,发挥熟悉社区居民情况的优势,组织居民参检、维持秩序,做到不放一车、不漏一人,用实际行动守护该镇“南大门”。他每天都在烈日下带领同事们值勤,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我们这个卡口每天有数百辆大小车辆、两三千人进出。我们人员少,工作量大,没时间回家换衣服,所以每天只有忍一忍。这个对于我们当过兵的人不算什么,以前在部队训练经常这样。”他说,“我是退役军人,脱下了军装,脱不下的是军人的担当,疫情面前守护群众的安全,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坚决做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郭曾德的妻子茆廷花每天5点多就到执勤点,组织好接种人员秩序,减少人员聚集。同事上班来了,她再投入到预检分诊、外来人员核酸检测等工作中。“疫苗接种也不是你负责,你何必早早起来忙这些工作呢?”“我不是住在医院里面嘛,比别人方便,再说,领导不带头谁带头。”医院每天都有近千人就诊,感染防控压力很大,她就每天带领一班人在医院大门查验健康码、行程码,确保没有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进入医院。下班后,她也时不时的去大门口看看。“你这比专门锻炼身体的步数还要多”有位朋友看她朋友圈每天晒出的步数都在2万步以上,开玩笑地说。晚上,她还要抽出时间学习每天新发的相关文件精神。面对疫情,她没有半点惧怕,什么事都走在前、干在前。
张志兴 郭星伊
7月31日凌晨,妻子夜班还没有回来,望着熟睡的宝宝,接到紧急集合通知的杨集镇党建办主任张志兴跟母亲简单交代几句,就毅然奔赴防控岗位。在路上,张志兴收到妻子的微信,“我要进隔离病房工作了,下大夜班回家拿点东西就走,结束时间不确定,闺女就交给你了。”就这样,他们在各自防控岗位上忙碌起来。
张志兴每天奔波在该镇城东村值班卡口,巡查值班值守、过往车辆排查情况,带领村“两委”党员干部深入各村小组,细致排查人员名单,严格落实包保制度,坚持每天走访“四包一”人员。
妻子郭星伊参与隔离病房病人的护理、治疗工作。每日穿戴厚重的防护装备,穿梭在各个病房。多日的汗水浸泡,手脚早起泛白起皮。连日来,他们每天只能在工作之余挤出点时间通过电话和视频叮嘱彼此注意安全,相互加油鼓励。晚上回到家中,张志兴见到刚满2岁的闺女哭着喊着找妈妈,使他满心愧疚。但面对疫情,他们只能痛舍小家,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主动担当作为,践行初心使命。
编辑丨张艳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今日灌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