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再次聚焦连云港电商经济
1月15日
央视《新闻直播间》
推出
“感知中国经济韧性”系列
从不同侧面去探寻
中国经济的活力所在、韧性所在
关注了东海、赣榆的电商经济
夜幕降临,东海县兴西村的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汉语、英语,甚至是法语和日语,不时在村庄的各个角落响起。如果要数全国睡得最晚的村庄,兴西村绝对榜上有名,这里一半以上的村民都见过凌晨两三点钟的月亮,因为这个点儿,正是直播的黄金时段。
江苏连云港东海县曲阳乡兴西村电商主播 邵洁:像我们现在面对的是英国的水晶市场,所以我们得根据他们的作息时间来调整我们的工作安排,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甚至更往后。
一个晚上下来,村民们收获丰厚。光是邵洁一个人,就卖出了150单。
兴西村曾经只是一个种粮食蔬菜的传统农村。产业单一,人口流失,过去一到夜晚,村里都是沉默寂静,而在东海县,大多数乡镇都如此。
江苏连云港东海县曲阳乡兴西村党总支书记 赵中刚:以前在我们村子里,晚上不到8点钟就是黑漆漆的一片,这两年随着跨境直播电商的兴起,凌晨三四点我们村子里依然是灯火通明。
让村里人不眠的,是东海县独有的资源——水晶。约30万吨的储量,让东海水晶无论是量,还是质,都位居全国之首。
互联网时代,小县城打开了通往世界的那扇窗。隔着小小一个手机屏幕,东海水晶的名气越来越大。水晶雕刻师刘凌峰把直播开在了自己的工作室里。卖货之余,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江苏连云港东海县曲阳乡兴西村 水晶雕刻师 刘凌峰:在直播的过程中,我们跟海外的客户还会进行一些交流。在这样的一个紧密的交流过程中,我们不断地知道客户的想法,再创造一些新的产品。
在县里支持下,一个集加工、设计、销售的产业链逐渐形成。县里还建起了多个跨境直播培训基地,村民摇身一变成为带货主播,会说外语的大学生也被吸引过来,甚至还催生出新职业。
江苏连云港东海县曲阳乡兴西村直播上链师吴清峰:最忙的时候一天要上一两百个链接,但是每天可以赚一到两千块钱,我们还是感觉很知足的。
如今,东海已经成为世界闻名的“水晶之都”。2021年,全县电商网络零售额就突破280亿元。
从东海县向东北60多公里,又一个沸腾的不眠之夜。在赣榆区海头镇,鱿鱼、扇贝、大黄鱼,带着海风味道的海鲜,刚一上岸,就在船头的直播间里开卖了。詹岩岩的直播间里,不但卖海鲜,还会教观众怎么做海鲜。一条龙服务,让他的生意格外好。
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镇村民詹岩岩:每天都直播,(最多时)一天赚个四五千块钱,一年下来,也能赚个一百多万,比以前日子好过很多了。
渔网无缝对接互联网,支撑这两张网的,是逐步完善的冷链物流仓储配送系统。
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耿晓晨:我们建设两家大型海鲜批发市场,打造设施渔业集中区,为主播们保障更多品类的海鲜产品供应。同时,进一步完善冷链、物流、仓储等产业配套,保障全镇电商行业高质量发展。
这让詹岩岩很有底气,他们卖出的海鲜,不到48小时,就能送到全国各县市。现在,村民们不仅卖当地的海鲜,还卖全球的海鲜,珍宝蟹、石斑鱼、澳龙,每年超过40万斤的进口海鲜通过海头渔民的直播平台,端上国人的餐桌。
编辑丨张艳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央视新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