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最美港城人”—— 优秀基层高校毕业生名单

2022-07-21 10:57:56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在各行各业积极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市委宣传部联合市各部门单位开展2022年“最美港城人”系列先进典型评选宣传工作,每月集中发布表彰一批典型人物。根据工作安排,近日,市委宣传部、市人社局在全市组织开展了2022年“最美港城人”—— 优秀基层高校毕业生评选活动,经组织推荐、初评筛选、公众投票和综合评审等程序,授予陈治臣等10名同志优秀基层高校毕业生称号。


2022年“最美港城人”——优秀基层高校毕业生名单

(按姓氏排列)


陈治臣

陈治臣,男,33岁,徐圩新区徐圩街道香河村村委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扎根基层致力乡村振兴,不忘初心服务香河村发展的最美大学生村官。积极探索村集体发展新路径,先后创办豆制品加工厂、香山供应链公司等多个村集体企业,带动村民就业;在搬迁工作中,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亲朋率先签约;在疫情防控中,身先士卒,开展核酸检测、卫生消毒、人员排查等工作;创办了香河新村爱心餐厅,为辖区8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午餐;建设香河村文化大舞台,为百姓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先后获“全市先进村会计”“市农业农村工作先进个人”“新冠肺炎疫情稳产保供工作先进个人”“徐圩新区优秀共产党员”“徐圩新区基层单位先进工作者”“徐圩街道创业致富先锋先进个人”“徐圩街道重大项目推进先进个人”等称号。


杜士宁


杜士宁,男,31岁,开发区猴嘴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学成回乡引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疫情期间勇毅前行的逆行者,舍小家为大家的最美街道干部。助推黄沙村做大做强东方对虾特色养殖,创新东方对虾、梭子蟹、缢蛏混养的新模式,年产值逾1200万元。挖掘和培育全村直接从事海水养殖及相关产业的专业户达30余户,带动就业200多人。疫情以来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岗位上。承担起街道全民核酸检测样本运送的任务,负责辖区隔离人员转运工作,每天不停地奔波在社区和隔离点之间,回来又匆匆奔赴到各个核酸检测点位进行现场指导和布置、点位的消杀、医疗废弃物收集及转运等。先后荣获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优秀共产党员、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工作先进个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拼做贡献”称号。


李 树


李树,男,34岁,连云港市东辛农场中学数学教师。志愿守望乡村教育麦田的“螺丝钉”,初心不改的最美大学生乡村教师。大学毕业后,他响应号召,进入海拔1500多米的重庆市石柱县冷水镇支教。2011年,他积极参加“三支一扶”计划,支教于灌南县田楼乡,三年里无论风雨,他坚持穿梭于乡村的课堂中,给孩子们传播知识和正能量。2014年支教结束后,他又来到灌云县沂北乡继续从事乡村教育工作,继续穿梭于各个乡村……2020年进入连云港市东辛农场中学以来,他不忘初心,依然奋斗在乡村教育岗位上。在当前防疫新形势下,他更是发挥党员模范作用,积极参与防疫工作,为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曾获“连云港市优秀支教教师”、“连云港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李肖娜

李肖娜,女,30岁,新海街道办事处海连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用心办好群众身边事,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满意度,深受群众爱戴的“90后”社区书记。作为社区90后女书记,她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带领社区班子服务创新,提炼“党建领跑”工作法,以“党建强、功能多、服务优、人气旺”为标准,通过实施“强化红色引领、培育红色头雁、建设红色阵地、打造红色物业、繁荣红色文化”五项“红色引擎工程”,用心办好群众身边事。先后提档升级了海连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由40平方米至900平方米,建成多功能一体化的为民服务阵地。同时她积极以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建成党建联盟体系,成功协调资金约200万元对20年老旧小区破损道路进行沥青路改造、儿童及老年活动区建设,让老旧小区实现了华丽蝶变,打造了便民宜居新样板。 



刘艳

刘艳,女,33岁,连云区连岛中心幼儿园老师。十年如一日坚守两个人的海岛幼儿园,孩子们眼中的“爱心妈妈”,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最美乡村幼师。她与园长两个人撑起了岛上的幼儿园。她工作之初从后山拎水、烧水、打扫卫生、消毒、刷碗、刷厕所、雨雪天气背孩子上下台阶……,每日三十公里的往返,冬日忍受着凌冽的海风等公交车上下班,她从不抱怨,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她不怕困难,一个人扛起重任,搬迁、采购、环创、招生、维修、清洁消毒,在需要担当时奋勇前进;她关爱幼儿,十年如一日,笑对孩子、家长,在近十年的坚守中树立口碑。获评连云港市“优秀班主任”、连云区“教育教学先进个人”、连云区“学生最喜爱的班主任”、连云区“一街道一普惠”工作先进个人。


马丽媛


马丽媛,女,33岁,灌南县新集镇党委组织委员、统战委员。从苏州大学到田间地头,从法学学士到基层骨干,将梦想根植在乡镇的最美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她毅然从大城市回乡投身“三支一扶”志愿服务,主动放弃节假日,将扶贫政策惠及每位困难群众;2017年被录用为灌南县张店镇公务员,她始终秉承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的目标,积极扩大张店镇葡萄产业社会效应,不遗余力地为基层经济社会人文发展贡献力量;2020年任新集镇组织委员,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镇党委换届工作,村干部队伍实现学历、女性比例、平均年龄“两升一降”,推动15个村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疫情防控期间,她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带领村组干部、党员志愿者冲锋在前,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强防线。


唐星星

唐星星,女,33岁,灌云县杨集高级中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坚守基层护航孩子心理健康,奉献自己助力社会心理健康的最美乡村心理教师。2012年,她选择扎根基层,磨砺自我,专职从事学生心理健康事务,负责校内心理咨询室各项日常工作。她以团辅或个体咨询的方式,解决了无数学生的心理问题。她积极参与社会支教,连续四年参与了由江苏省民政厅组织的“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公益项目,助力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她也是灌云县12355心理援助热线组成员,将自己的工作服务普惠到更大的范围,以改善更多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她多次前往农村学校给孩子们上公益性心理课程,为他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获得市心理协会优秀志愿者、市最美百家讲师、市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导师、县五四优秀青年教师、县心理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王思栓


王思栓,男,34岁,海州区浦南镇浦南村副书记。村民致富带头人,创业带动就业的最美大学生村官。他是连云港市海州区浦南镇浦南村回村任职大学生,他帮助困难群众办理低保、残疾补贴、大病救助等,使困难群众生活有了保障,也看得起大病。同时他还负责党建、创文创卫等工作,使浦南村党组织成为了一支战斗力和凝聚力强大的党组织,被评为浦南镇先进基层党组织;在创文创卫工作中,2019年浦南村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村。他在本村流转30亩土地,成立了蟾蜍养殖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养殖,已初见成效,他积极推广自己的养殖技术,带动周边村民养殖蟾蜍500余亩,他成立的合作社获评市农业农村局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连云港市级示范合作社、连云港市级优秀创业项目等荣誉,成功晋级2022年江苏省创青春大赛决赛。


徐 瑶



徐瑶,女,30岁,海州区新坝镇小荡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泡在农田里的“90后”,带领群众致富的女村官,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的创业能手。大学毕业后选择返乡创业,成为海州区新坝镇首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带领10余户村民成立曙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150余位村民家门口就业。以扶贫车间为依托,带动当地困难群体优先就业30余人。带动当地青年人返乡创业20余人。辐射带动130多名群众创收500多万元,注册了闻鹊牌商标。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农产品线下线上为群众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西瓜销售25万余斤,大白菜20万斤。合作社被评为青少年科普示范基地、省级巾帼示范基地、海州区回本村任职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获得“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江苏省“劳动模范”、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张 柱

张柱,男,33岁,连云港福柱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海归”创业达人,带动乡亲脱贫致富的能手,我们身边的好青年,最美基层创业大学生。2016年从韩国留学回到家乡,创办了连云港福柱园艺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发展成为苏北鲁南地区最大的多肉种养基地之一,产品出口韩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产值800多万元。该同志情系家乡、饮水思源。每年为家乡村集体增加收入20余万元,为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分红资金16余万元,带动40多户贫困户直接实现脱贫。2018年被连云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为市优级创业项目三等奖,2020年被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评为十佳农产品网络销售达人,现任东海县驼峰乡团委副书记,2021年被共青团江苏省委评为江苏省“我们身边的好青年”。




编辑丨徐止丽

审核丨段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