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名典型入选新时代江苏重大先进典型主题影像展
11月1日,“致敬奋斗者——新时代江苏重大先进典型主题影像展”在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开展。本次展览经江苏省委批准,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主办,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承办,用影像说故事,总计展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涌现出的91个重大先进典型的事迹。其中,连云港市王继才王仕花夫妇、方敬、钟佰均、马善民、姜霜菊、赣榆税务“爱心妈妈”团队入选。
王继才、王仕花:守岛卫国夫妻哨
王继才(1960年4月—2018年7月)、王仕花(1961年11月— ),中共党员,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原民兵。从1986年起,他们奉命守卫黄海前哨开山岛,在没水没电的孤岛上一守就是32年,把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海防事业,书写了爱国奉献的新时代奋斗篇章。2019年9月,王继才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党中央追授他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王继才、王仕花夫妇荣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美奋斗者”称号。
【事迹影像】
▲岛上岩石林立,巡逻十分危险。为了避免发生意外,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常用一根背包绳将双方连在一起。
▲2018年8月5日,在王继才病逝9天后,王仕花写下申请书,要求继续守卫开山岛。图为王仕花亲笔写下的《继续守岛申请》。
方 敬:寒门学子引路人
方敬(1931年1月—2018年10月),中共党员,生前系华东师范大学退休教师。1991年退休后,他回到家乡连云港市赣榆区宋庄镇任庄村教书育人、捐资助学,以设立“景清奖学金”等多种形式资助贫困学生,27年倾尽200余万元积蓄。经他帮助,260余名寒门学子走进高校。他还免费开设书法培训班,引领文明乡风,推动宋庄镇成为省级文明镇。方敬2018年10月因病去世,将遗体捐献给徐州医科大学。
▲1948年,考入中学的方敬因买不起午餐,就喝凉水充饥,这一幕被他的老师胡景清看到了。老师说:“陪我吃饭吧,我自己闷得慌。”这一陪就吃了三年,师爱之根深深扎在了方敬的心底里。图为方敬家中挂着4位恩师的照片。
▲方敬少时投身革命,解放后曾当过小学教师、小学校长、中学校长。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教育事业薄弱,方敬出资3万元成立奖学基金会,3万元在当时是不小数目。图为方敬向学生传授书法技巧。
▲方敬27年资助260多名寒门学子考上大学。图为他和资助过的大学生在交谈。
钟佰均:乡村致富带头人
钟佰均(1969年12月— ),中共党员,连云港市赣榆区柘汪镇党委副书记,西棘荡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1998年,钟佰均放弃县城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到西棘荡村担任村书记。20多年来,他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把一个贫穷落后村建成远近闻名的工业经济强村和省文明村。
▲钟佰均带上煎饼,三赴浙江邀请客商。2000年,全村第一家颗粒加工厂投产,当年就盈利40多万元。钟佰均相继招引多家尼龙颗粒加工厂到西棘荡村投资兴业,带动全村90%的村民加入这一行业,西棘荡村也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尼龙颗粒加工专业村。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2016年,钟佰均大刀阔斧关停全村尼龙颗粒加工作坊,投资1.2亿元建起了循环经济产业园,西棘荡村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
▲幸福不会从天降,苦干实干拔穷根。曾经满眼泥泞路、遍地土坯房的西棘荡村,如今绿树掩映、别墅林立、环境优美,成功跻身全国文明村、江苏最美乡村。图为西棘荡村村容村貌今昔对比。
马善民
【事迹简介】
【事迹影像】
姜霜菊
【事迹简介】
【事迹影像】
赣榆税务“爱心妈妈”团队
赣榆税务“爱心妈妈”团队,是由连云港市赣榆区税务局的女税务人员自发组成的捐资助学群体,自1999年成立至今,通过助学、助困、助残“三项工程”,给予困难儿童帮助和支持,累计捐款捐物308万元。她们用爱心传递温暖,用真情弘扬美德。
▲1999年,听说赣榆高级中学有学生因为家庭贫困面临辍学,为了帮助这些孩子,赣榆国税局女工委主任陈霞写了一封倡议书。爱心倡议一经发出,即刻得到响应,一支由52名女税务人员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迅速成立,开启了为贫困学生献爱心之路。
▲赣榆税务局“爱心妈妈”团队20年如一日,将孤残儿童、贫困学生、留守儿童等当成自己的子女来看待,从生活、思想和心理上给予这些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先后帮扶76名特困孤儿和留守儿童完成义务教育,助力157名贫困高中学子考上大学。
▲尽管税务“爱心妈妈”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爱心捐助却一直坚持不懈。如今赣榆“爱心妈妈”团队由最初52名女税务人员扩展到全市税务系统千余名干部,关爱的对象也从贫困学子扩展到单亲特困、留守儿童、智障儿童和孤寡老人,“爱心妈妈”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各行业延伸开来。
内容来自:致敬奋斗者——新时代江苏重大先进典型主题影像展
编辑丨方婧瑄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连云港宣教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