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诈骗!你的黄金将有可能“不翼而飞”!
“投资理财”诈骗
大家可能都知道
但如果给其披上一层“伪”装
你还能辨别出来吗
打着“扶贫”的幌子
让你购买黄金寄到指定地点投资
这种冒用国家机关名义+新型投资理财
复合型诈骗
已悄然出现
注意了,注意了
如不多加防范
你的黄金将有可能“不翼而飞”
近日
王先生(化名)收到一个陌生快递
内有一份文件和一张卡片
文件抬头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局党中央国务院”
还印有国务院办公厅的“公章”
王先生通过文件内容了解到
凡是收到本文件的相关人员
只要扫码进群
验证身份后即可获得
高达385万元的扶贫基金
需要在“风**舟”APP上面操作
一想到马上就能获得高额扶贫基金
王先生立即扫码进入微信群
进群后
王先生添加了“项目经理”的微信
接受其一对一指导
对方告诉王先生
需要先往“国家金库”里面
存入60克的黄金作为储备金
之后扶贫款才能审批下来
王先生信以为真
接着就来到金店购买60g黄金
并按照对方给的地址邮寄了过去
▲诈骗分子话术
于是
被冲昏了头脑的王先生
不假思索地又去购买了
135克的金条和金首饰
再次邮寄去了指定地址
数天后
对方告知王先生货已收到
并且已经打款成功了
但是由于王先生提供的银行卡
风险高被“冻结”
需要再交200多克的黄金
王先生这才意识到被骗
遂报警求助
共计损失价值10余万元的黄金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一些诈骗犯罪团伙
打着国家机关的旗号
伪造公文、证件、印章
以政府扶贫、慈善活动等名义
以高额返利为诱饵
引诱大量不明真相的群众
加入所谓的各类“基金会”和“项目”
巧立名目骗取钱财

此类诈骗往往紧跟时事热点、重点政策,利用群众对政策理解的偏差,再伪造国家机关印章制作假文件博取信任,继而实施后续诈骗。
诈骗分子冒用国家机关名义实施诈骗,手法多样,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和隐蔽性,但是也存在一些共性:
第一,诈骗分子往往以短信、快递等渠道对外发送假的红头文件,后续往往也是线上联系,不会线下与受害者接触办理所谓的相关业务;
第二,诱骗受害者下载不明APP或点进不明链接,窃取账户等信息;
第三,常以“补缴个人所得税”“修复征信”“验证身份”等托词要求受害者向指定账户转账,先行垫付资金,才能进行后续的“发放补贴”“退费”操作。
在收到陌生快递时应先与亲友核对
不要盲目签收
遇到陌生二维码、陌生链接
也不要轻易扫描或点击
更不能下载来历不明的APP
以免掉入诈骗分子的陷阱
遇到无法判断的情况
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求助
编辑丨王婷婷
初审丨徐蓓蓓
复审丨段潇
终审丨刘超
来源丨江苏网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