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州文旅之声》| 第三十六期

2023-03-14 20:12:03





















走遍海州  是身体的旅行

访遍老友  是心灵的探寻

枕山襟海  品位文化

与文化相伴  美好触手可及

——《海州文旅之声》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这是唐代周朴所作的一首七绝诗《桃花》,词意直白,写的是桃之夭夭的美景,说的是不负春光的感慨。桃红又是一年春,在海州去哪儿寻觅如此春色呢?那一定少不了以“桃花”为名的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桃花涧。


山水养情——带您跟着诗词走海州


桃花涧风景区占地面积为4.5平方公里,依山傍水,自然风光优美,远古文化深厚。整个景区分东西两个部分:西部有著名的将军崖原始岩画、桃花涧新石器遗址;东部是景色清幽的桃花涧,共有奇石、幽涧、龙潭、千年古刹构成的“三十六景”,集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于一体,是踏青赏花和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今天就和大家说一说,桃花涧那些不能错过的景点。

将军崖岩画  将军崖岩画于1979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1988年1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岩画上刻有人面、兽面、子午线、太阳图案、鱼形图案、农作物图案以及各种神秘的符号,为上古勾芒氏部落的历史遗存,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部反映东夷部落生活的历史画卷,是7000 年前东夷先民的朝圣中心、观天测象的原始实录。将军崖岩画南北长22 米、东西宽15米,共有三组粗率劲直、宽而浅的线条,布置在一块混合花岗岩构成的覆钵状山坡上,三面环山,一面朝阳。山坡上原有一个天然的大石棚,石棚内刻有骑马将军画像,后来石棚毁坏,而“将军崖”的名称却一直流传下来。




将军崖岩画面壁光滑,线条作风原始,断面呈“V”形,以石器敲凿磨制而成。这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岩画,是唯一反映农业部落原始崇拜内容的岩画。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称之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天书”。随着浙江河姆渡遗址、连云港将军崖岩画公诸于世,标志着海洋文明、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一起成为中国主流文明的三大板块。

旧石器遗址  桃花涧周边留存有大量的古遗址,如桃花涧旧石器遗址,二涧村新石器遗址,九龙口商周遗址。其中桃花涧旧石器时代遗址,积物厚社神石约2米,总面积约5000 平方米。通过采集和试掘,得到的石器标本有舟状石核、两极石核、漏斗状石核、半锥体石核、刮削器、尖状器、人工石片和小石叶等,对研究古文化的发展和古人类的迁徙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有些石核的制作技术与日本出土的石核颇多相似之处,又为中日古交通的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材料。1979 年,考古人员在此清理汉墓时,在地表以下55厘米处的黄土层里,发现了十几块用燧石打制而成的旧石器,其加工方法可以追溯到 50万年前周口店北京猿人的加工技术,反映了四五万年前古人类的生活情况。




多宝塔  多宝塔是一座五层石制的观赏塔,塔的荷花基是2米高,塔顶双层莲花座,塔的总高是18.89米,塔体每一层都刻有不同时代的观音菩萨雕像。

月影亭  月影亭位于多宝塔下方,与对松风亭遥相呼应,是夜晚观月的好地方,每当月上树梢头,端坐月影亭中,邀三五个好友,带上美食美酒,共赏桃花涧的自然风光。

桃花潭,桃花女  桃花潭位于将军崖岩画东北侧,相传古时这里住着一位谢姓女子,世代行医,一生只爱桃树。有一年瘟疫盛行,夺去许多人的性命,此女便采桃花为药引,煎水给众人服用,服后即愈,而不收病人一分一毫。被她治好的病人不知如何报答她,便在她的影响下,自发地在涧的两侧栽满了桃树,不到一天功夫,山成了桃花满山,涧成了桃花涧。这就是桃花女的传说,也是桃花涧的来历。



玉兔望月  在桃花潭北侧,有一处象形石叫“玉兔望月”。传说嫦娥偷吃仙丹飞到月宫以后,经常思恋凡间的山水、花草,便偷偷抱着玉兔来到凡间,见桃花涧涧水清幽,桃花满园,山清水秀,就多停留了一会。玉帝知道了嫦娥私自下凡,派二郎神带她回宫,仓促之间,把在林间玩耍的玉兔留在了凡间。玉兔得知嫦娥已回月宫,抬头仰望天上,期待嫦娥下来带走它,时间久了玉兔便化作了一块巨石。

龙潭  龙潭是位于桃花涧最上面的一口古潭。据说这里曾经住着一条神龙,他是龙的第九个儿子叫貔貅,既能招财又能护财,人们为了留住这条龙,在龙潭四个方向的山头都刻下一个佛字,叫“四佛锁龙”,结果破坏了风水,神龙最终腾空而去留下这千年不干的古潭。




金蟾洞   金蟾洞形状奇特,从山坡上长出一个神奇的小山头,像是一个蟾蜍,里边是一个天盖形的洞,东西两边有进出洞口。相传很久以前有个老金蟾在这里炼丹修道,修炼千年的7颗神丹被家住海州的穷小子刘海吃了,成了神仙,所以金蟾被留在了这里。也留下了刘海戏金蟾的传说。

桃花涧题刻   桃花涧自古即为游览胜地,唐代文人刘长卿、宋代词坛泰斗苏东坡、文学家石曼卿、科学家沈括、明代诗人李鉴、清代文学家袁枚、画家陈鹏年、书法家包世臣、政治家林则徐都曾游览过桃花涧,并在桃花涧的汉林古道两侧留下了大量诗文和题刻。


乡愁养德——作家笔下的海州记忆



形容春天的词语很多:万紫千红、桃红柳绿、百花争艳……大多与花有关。百花绽放是春天的最佳背景,而桃花应是当之无愧的主角,让人不由得心生向往。


    心约桃花涧   

张夷

至今,桃花涧对于我仅仅还只是一个方位。尽管与其隔锦屏山为邻已有十数载。

在我想来,桃花涧必定是会有一片桃花、一汪清涧的。也必定会有一汪淡淡的心境。人生中能有这样一个美好的方位,已经足够了。

写桃花的诗人很多,比如白居易,比如温庭筠。然而,在一首诗里,既写桃花又写涧的,我尚未读到过。所以,我确信桃花涧本身就是一首诗,有声有色。




海州湾早已远去,锦屏山不正是一艘搁浅的船吗?因此,有理由认为,桃花涧正是丢失这艘船上的一路裙裾、一路清泪。可这又是谁家的女儿呢?

历代诗章中,没有不写春天的,写春天没有不写桃花的。林黛玉所葬之花,李贺的南园中日暮的“嫣香”以及杜牧所述金谷园中“犹似坠楼人”的落花,想必也会与桃花涧有些许的渊源。桃花涧是否也被他们流连过、钟爱过,也就没有必要去考证了,那样,心会很累。

所以,桃花涧实际上便成了一种眼神、一种暗示、一种喟叹,一种分明要来而又分明未到的希冀,一种永远落寞而又永远盎然的渴望,一种常常难言而又永远可以畅叙的爱。

奢想有天能去一次桃花涧,听满涧溪流过的声响,看满一眼的粉色,躺在春日返青的草香之上,读爱人书包上背着的诗行,坐在飘满炊烟的山腰,用桃花涧的涧水,用桃花涧的花香来勾兑一壶心中最绵甜的春意……




各位朋友,记忆中的海州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在一丝温柔中隐藏着一份宁静,不紧不慢,尽现从容,抚今追昔,海州这座千年古城从未停下发展的脚步,或许今天您对海州的无意一瞥,也将成为明天海州记忆中最难忘的一帧。






来源 | 连云港广电广播传媒中心

       连云港广电教育传媒中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