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州文旅之声》| 第一百二十九期

2023-08-09 13:38:45




走遍海州  是身体的旅行

访遍老友  是心灵的探寻

枕山襟海  品位文化

与文化相伴  美好触手可及

——《海州文旅之声》



12.png

在连云港花果山山门西狮子岩下,有一处悬瀑飞泻而下,这就是闻名于世的“飞泉”。北宋著名诗人石延年有一首五言律诗《瀑布》,当是对“飞泉”最为形象的描写。

说起石延年,可能很多人会感觉陌生,但他的字却是如雷贯耳:石延年字曼卿,曾任大理寺丞,因上书请还政天子仁宗一事落职,改通判海州。在海州期间,石延年廉洁奉公,公余之时常到石棚山下苦读,至今石棚山上还留有“石曼卿读书处”遗迹。北宋文学家石介将石延年之诗、欧阳修之文、杜默之歌称为“三豪”。

对于花果山的这处“飞泉”,石延年还有一首《题郁林观东岩壁》:“上蹲狮子岩,下有濯缨泉。石崖对镌刻,唐宋留二贤。”具体交代了飞泉的地理方位和环境。


 带您跟着诗词走海州


瀑  布

石延年

飞势挂岳顶,无时向此倾。

玉虹垂地色,银汉落天声。

万丈寒云湿,千岩暑气清。

沧浪何足羡,就此濯尘缨。



 摹势绘形状飞泉

——石延年《瀑布》赏读

张勇

诗的首联重在写飞泉的气势。此诗开篇一句“飞势挂岳顶”,用“飞势”来代指瀑布,就将瀑布从高高的山顶倾泻而下的气势凸现在人们面前,很有冲击力。而用一个“挂”字更是点明了瀑布所处位置极高,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从岳顶上悬挂的一幅山水画,无与伦比。如果说这一句意在表现飞泉的空间美,那么下一句则是要强调时间的长久:“无时向此倾”,是写瀑布流动时间之长、水量之大、水势之急,极为壮美。

颔联重在写飞泉的形态。诗人用“玉虹”和“银汉”来比喻瀑布,声色兼写,形象贴切。上句写瀑布像天上的彩虹直垂到地,是那样的绚丽、那样的夺目。“玉虹”侧重写水的颜色,强调其水的润洁;一个“垂”字写出了瀑布来势之高远、形态之柔美。下句写瀑布像天上浩瀚的银河涛声轰鸣震响天际。“银汉”侧重写水的声音,强调水的浩大;一个“落”字则写出了瀑布从天而落的声响,充盈天地,境界高壮。上下两句动静结合,视听交融,可谓是壮丽奇观。

诗的颈联和尾联重在写诗人的感受。这里,诗人用“万丈”“千岩”将由自己的视域向着高远、辽阔的境界不断地加以拓展,将自己的触觉及内心感觉传达给读者:万丈的瀑布所带来的寒湿将千万座岩石的暑气消除殆尽,给人们留下清爽之气于胸中。当清爽之气在诗人的胸中涌荡,便自然兴发出就此洗濯俗尘的隐逸情怀,从而将诗歌的境界推向了极致。诗的最后两句巧妙地化用《楚辞·渔父》的典故,不必羡慕沧浪之水,飞泉之水更能洗去俗世之尘。后来石延年将瀑布下的水潭命名为“濯缨泉”,至今石延年题写的“濯缨泉”还清晰地保留在花果山狮子岩的崖壁上。

诗歌是诗人心灵体验与感受的自然流露,因此最能映现出诗人的个性气质与才情心态。《瀑布》这首诗善于将自己从视觉、听觉、触觉到心理上的细微感受带给读者,创造出不同于前人雄丽而清爽的意境。全篇笔墨淋漓酣畅,豪气逸怀,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海州山水的钟爱之情,以及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作家笔下的海州记忆

石延年在两首诗中都写到了“濯缨泉”,花果山麓的这汪水潭,不仅名字优美,意境亦是深邃。而在他常去读书的石棚山脚下,也有一片名字绝美的湖泊——浣月湖。



 浣 月 湖

孔灏

湖称“浣月”,其名甚美。不知何人所起,亦不知何年何月为人所公认。中国的山水佳丽大多如此,虽一人发现,往往遂成众人各自的心中之景,自然造化的初衷,反倒是最先被人淡忘。

余生也晚,对于“浣”字的精微曼妙之处始终是不甚了了。当“越女如花看不足”之际,其中的一两朵芬芳,以其壮美而又凄艳的飘零,让她浣纱溪畔的少女时代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处亮点。小姑娘西施应该没有想到,她纤纤玉手的轻轻扯动把一个“浣”字在“洗”的本义之外增添了多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和情韵。浣纱宜溪,纱是蚕丝织就:采桑的手、织丝的手、浣纱的手……多少双手都是一双手,它们轻轻地弹拨着中国历代诗歌中劳动、爱情与美的和弦;溪是涧水来归:天上的雨水、山中的泉水、林边的露水……多少滴水都是一滴水,它们欢快地汇聚着如水的岁月中单纯如一枚树叶一样的时光。到了吴国之后的西施当然是不再浣纱了,一位美丽的女孩子,当她仅仅是失去一个简简单单的“浣”的动作,她的美丽红颜就成为一种错误甚至是祸水、罪恶。这,又难道仅仅只是文化的悲哀吗?

我所能看到的“浣”字总是这样:暮春时节,日暖风和。在节奏鲜明、此起彼伏的杵声里,姐妹们清清脆脆的笑语阳光一样随意地拂在你的脸上心上,她们手中的衣服在湖水的涤荡下呈现出蓝天般的洁净。这些水做的女子,她们的参与使浣月湖更加澄澈也更加宽阔,湖面上一圈一圈的涟漪散开,把一个“浣”字演绎得自然生动而又沉静优雅,也把历史的抒情演绎得更加明朗:“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情动于衷的沉郁发问在这里显然得到了轻快的回应,不经意间抬头的浣衣女子,她把低垂下来的夜色一样的黑发轻拂到耳后,让长安的月光在浣月湖的波光里幻成了一片艳阳!浣月湖,它从从容容地把美展现给这个世界,不借重历史,也不借重文化,但是它会借重你的心思:我见此湖多妩媚,料此湖见吾应如是。你若是少年,它当是你的初恋;你若是中年,它当是等你拿出旧船票的那艘客船;你若老了,它湖畔的金柳,当是你夕阳中的新娘……

浣月湖自己过得安静,所以,浣月湖上的月亮也过得皎洁圆润。夏季水涨,秋冬水落,夜晚的浣月湖在所有的季节里都有着一种善解人意的柔顺。风声不远,虫声不远,湖水近得触手可及。看月浣于湖,看湖浣于月,不知是湖水洗得月色更加空灵,还是月色洗得湖水更加清粼。一时之下,湖没有了,月没有了,你没有了,整个世界也都消失。“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是浣月湖的夜晚让我们的生命真正地贴近自然、贴近自己的灵魂,让我们走出混沌、找到本真——湖当然还在,月当然还在。面对这个世界,有多少人真的需要这样一个湖来熨帖自己的生命;又有多少人真的需要这样一轮月来照亮自己的旅程。浣月湖背对着城市的烟尘,它孤寂地坚守着自己的波光和月影,它看着我们走近它些、再走近它些。

其实,浣月湖不远。古城海州的东南方向,石棚山下即是。





各位朋友,记忆中的海州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在一丝温柔中隐藏着一份宁静,不紧不慢,尽现从容,抚今追昔,海州这座千年古城从未停下发展的脚步,或许今天您对海州的无意一瞥,也将成为明天海州记忆中最难忘的一帧。






来源 | 连云港广电广播传媒中心

       连云港广电教育传媒中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