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鸮”宝宝遇困难 爱心团队倾力救助
草鸮是一种夜行猛禽,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就在去年10月份,连云港供电公司“爱鸟”志愿服务队负责人李云峰在我市南城附近救助了两只草鸮雏鸟,经过长达135天的野化训练工作,日前终于将草鸮成功放飞。
现场声:草鸮放飞
去年10月22日,有市民在南城附近发现两只幼鸟。连云港供电公司“爱鸟”志愿服务队负责人李云峰赶到现场后确认,这两只鸟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草鸮草鸮幼鸟。李云峰考虑到,这两只幼鸟宝宝,如果找不到爸爸妈妈,将很难生存下去。于是,他立即会同南城派出所民警,开始寻找草鸮宝宝的鸟巢和亲鸟。可是经过三天三夜的大范围查找,草鸮宝宝的鸟巢和亲鸟依然没有丝毫踪迹。为了让两只草鸮宝宝健康地活下去,最终回到大自然当中,李云峰开始了救助之旅。
连云港供电公司“爱鸟”志愿服务队负责人 李云峰说到,咱们野生鸟类的救助,最大的难点就是野化训练,如何搭建它的环境,让它识别自然当中这个环境,并且具有一定的生存能力,比如说捕食、飞行、还有它的体格,这些都是衡量它能够是否适应野外生存最关键的因素。
经过一番艰苦的考察选择,2022年11月6日,草鸮野化训练基地正式建立,两只草鸮宝宝也搬进了新家,开启了全新的生活。搭建环境、设置新鸟巢、安装异动监控设置、请教相关专家、编制训练大纲等等,一系列周到细致的安排后,草鸮宝宝们开启了数周的野化训练。通过训练,草鸮宝宝们不仅学会了捕食,飞行本领也一天天地强大起来,它们还学会了小范围360度飞行。
连云港供电公司“爱鸟”志愿服务队负责人 李云峰说到,我们一共10周的计划工作都是持之以恒,也是咱们这个团队共同的付出。说实话春节期间大家像追剧一样地看草鸮的视频,说明大家都在非常在倾注这一方的爱心。
李云峰告诉记者,这次救助活动还得到了6家单位的支持,包括场地、设备、人力、资金等。通过135天的救助野化训练,连云港供电公司“爱鸟”志愿服务队不仅成功救助了这两只草鸮,同时还积累了草鸮大量的珍贵视频资料,为以后科学研究夜行性猛禽的习性提供了依据。
融媒体新闻中心 记者:王浩宇
通讯员:夏衍 丁超
编辑:潘继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