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打造家门口“就业圈” 实现企业和居民“双向奔赴”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抓好就业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既关系家庭幸福,也关系国家长远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新征程上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根据市人社局刚出台的《关于实施2023年促进就业八大工程的通知》,今年我市计划在人口集聚区新建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0个,帮助用人企业和求职居民牵线搭桥,推动人才供需的“双向奔赴”。
位于海州区幸福路街道的文化社区智翼空间,是辖区创业者的孵化基地,现在这里入驻了一家电子商务企业,在孵化期,社区为入驻孵化项目提供网络、传真机、会客厅、培训教室、员工教育等设施和服务,帮助企业成功孵化。为了解决辖区困难人群的家门口就业问题,社区依托智翼空间孵化平台,为辖区内具有创业和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定期举办电商专题培训班,达到培训与创业双赢的效果。
江苏财八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顾超说到,正好我们这缺人,然后社区附近的居民,也想找点找点活干干,正好通过社区这个平台,搭建起来大家有一个桥梁。现在的话可以为附近的居民解决大概十几个就业岗位。
在幸福路街道的江化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社区包括低保户、重度残疾等困难人群大约有60人,社区结合辖区实际情况,打造残疾人之家,主动联系帮助用人企业和残疾人牵线搭桥,打造家门口“就业圈”,截至目前,已经为辖区13名残疾人解决了主要生活来源。
困难人员说,我是从卖鸭蛋做起的,鸭蛋生意不好,就找到社区看看能不能找到帮助就业,就联系到了一些活,有渔网加工、手工编织,还有一次性抽纸盒。到这里以后,我一个月拿两三百块钱左右,很开心,可以自己去交话费充话费了。
今年,我市将整合各类资源,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在人口集聚区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将就业服务触角延伸到园区厂区、楼宇商圈、镇街村社。解决就业人群也从最初的4050大龄就业困难群体,转变为失业青年、残疾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不同类型的人群。同时,依托“就在港城”服务平台,指挥调度各级就业服务部门,为就业困难群体及时提供政策咨询、困难认定、岗位推介、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家门口”就业帮扶。
海州区幸福路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任 陈洁说到,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利用我们的一个直播平台,把我们相关的就业的求职的等相关的信息以平台的形式公布,另外也利用我们之前的智翼空间,发展成我们的就业驿站,让更多灵活就业的人员参与进来,让用工单位和求职者他们实行双向供需所求,真正把我们的家门口服务就业从街道向社区延伸。
融媒体新闻中心 记者:李蕾 魏鑫
通讯员:董京京
编辑:潘继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