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故事)杨涛:刻苦钻研 勇闯技术“无人区”

陶静 杨涛 2023-06-16 17:41:46

作为中国船舶第716研究所技能专家,杨涛从调试工程师、研发工程师成长为业内公认的技能骨干,13年来,他带领团队在电力电子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增强我国国防装备的自主可控能力,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工匠的风采。

微晶片产品是全新一代革命性电源产品,其核心技术,特别是封装工艺技术在国内电源界可以说是技术“无人区”,承担这项艰巨研发任务的正是杨涛所带领的科研团队。

中国船舶第716研究所技能专家 杨涛谈到,极致的产品性能要求带来诸多挑战,包括超高密度SMT组装技术、高洁度清洗技术、高频磁材、高导热塑封材料等等,半导体塑封工艺引入模块级产品封装应用,更是极具挑战。

进入行业“无人区”,成为技术拓荒者,迎接杨涛和他的团队的是一个又一个的“硬骨头”。杨涛带领项目组成员从最基础的10余份国外核心专利研读开始,每天读专利、总结和思考,每周两次固定时间讨论交流。两个月的时间将所有相关的专利全部吃透弄懂,开展正向设计。通过团队的共同协作,目前,项目已完成关键工艺攻关、小批量生产和推广应用,正在推进大批量生产工艺验证。

中国船舶第716研究所技能专家 杨涛表示,项目策划过程中,团队将项目立为珠峰,项目极具挑战,但是(凭借)团队的力量、技术,一一分解分析、一一攻破,同时项目过程中还有一个感想是做技术要走出去,多看、多听、多学、多想,有时难题的解决方法是其它行业的常规技术。

电力电子的发展日新月异,更高的功率密度、更高的转换效率、更高的组装密度、更小的封装尺寸、更高的热传导……每一个更高都代表着技术革新的紧迫性。工作13年来,最初的一线调试研发工作,让杨涛积累了丰富的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实践经验,不仅能踏踏实实做调试,还能始终保持对技术理论的敏感性,对技术发展状况和发展方向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他带领工艺团队在高可靠模块电源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获得了2022年中国电子学会科学进步奖二等奖等技术奖项,同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专利受理11项。

中国船舶第716研究所杰瑞电子副总经理  杨静表示,杨涛同志能够做出今天的成绩,主要源于他对企业和岗位的热爱、对技术创新近乎痴迷的追求,无论是在调试、还是研发岗位,都有一种拼命三郎的精神、创新革新的冲动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著。

中国船舶第716研究所技能专家 杨涛表示,真正的“工匠精神”,不仅是使命的延续、职责的坚守,还是与时俱进的工作思路,百舸争流的奋发精神,挺立潮头的文化自信。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成为企业工匠关键在学习。要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我价值,做学习型员工。

融媒体新闻中心 记者:陶静 杨涛 常骋

编辑:付友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