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 灌南县多元化探索秸秆综合利用
随着秋收工作接近尾声 ,余下的稻秸秆该如何处理?近日,记者在灌南县看到,当地通过多种手段,将秸秆从生产废弃物变身为宝,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在灌南县孟兴庄镇秋收现场,一台台搂草机在收割完的稻田里快速奔跑,一行行稻草被快速搂成一陇。紧随其后的秸秆打包机,也铆足了劲儿吐出一个个大大的草捆,之后,这些草捆将在被装车后,快速驶出稻田。
丁乐功 农机手:我们一天一台机器能打包600亩地左右,打包过后随时随地离田,实现综合利用。
同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参与的原则,灌南县积极组织全县20多家合作社开展秸秆打捆回收,在全县形成秸秆收购、加工、销售、运输一条龙产业链。
丁建国 秸秆经纪人:我们秸秆回收以后,主要送给附近的发电企业,目前价格在每吨270元左右。今年我们预计将回收水稻秸秆1万吨左右。
今年,灌南县以获批2023年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为契机,加大对收储企业奖补扶持力度,累计发放近900万元用于秸秆收购企业机具补贴,形成了秸秆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的多渠道综合利用途径,实现了传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记者:乔恒康
初审:郑建妤
复审:芮辉
终审:陈昌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