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一线去 到基层去 到群众中去)农村户厕改造工程 提升村民幸福感
小厕所关系大民生,小空间展现大文明。从前农村的旱厕卫生条件脏乱差,使用起来也非常不方便。农村户厕改造,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今天,我们一起到海州区宁海街道,看看那里的厕所环境,如何实现了大变样。
走进宁海街道黄圩村的杨大爷家,他家的户厕改造已经完成,新建的水冲式卫生间里,地面和墙面都铺设了瓷砖,洗手池、冲水马桶、淋浴房一应俱全,和从前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民 杨远斌说到,原来屋后有个厕所,是蹲坑,因为老年人就是年龄大了,腿脚也不方便,正好这次厕所改造,把它改造在了室内,这个就解决了老年人一个是安全,二是卫生。
杨场村的村民乔卫国是肢体二级残疾,他的一家三口都是残疾人。以前他家的厕所在屋后,如厕非常不方便。
村民 乔卫国谈到,以前上厕所都是一路扶墙,推小车子一路扶墙,有一段还要手够着才能够到厕所,然后到厕所,厕所的座便器一到寒天还会冻。
今年10月底,乔卫国家的厕所改造完工,不仅用上了水冲坐式马桶。考虑到他家里的情况,村里还在厕所周围安装了辅助扶手,解决了他如厕难的问题,厕所的卫生环境也变得干净整洁。
村民 乔卫国说到,这放屋里头就更方便了。人家都是先把厕所搬了,他为考虑我家情况,把我家厕所先保留给我家用,等我家厕所建好了大队才来搬厕所,非常感谢。
记者了解到,为了解决拆除户外旱厕后村民们如厕不便问题,宁海街道还购置安装了20座装配式公厕给村民过渡使用。昔日农村踮脚尖,捂鼻子的上厕所的历史一去不返,如今,提档升级过的厕所内部设施更加齐全,有效助推了美丽乡村建设。
海州区宁海街道杨场村党总支书记 乔辉谈到,紧盯改厕各个流程中农户的需求和意愿,秉持对农户生活影响最小化的原则,构建起科学的改厕流程和完善的管护机制,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
小厕所,大民生。宁海街道办事处实行责任清单化、点位网格化,编制工作责任,对辖区农村厕所全面摸排,采取拆除户外旱厕及院内、室内厕所改造同步进行的方式实施户厕改造工作,坚持户厕改造与污水管网建设同步推进,实现了一户一厕,进院入户,卫生环境变得干净整洁。目前,宁海街道户厕改造总数共计1682户,已经完成的有1598户,其中新建改造284户,整改提升1314户。
海州区宁海街道农业农村和经济发展办公室党支部副书记 吉广波表示,合理衔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按照户厕改造覆盖率、进院入户率“双百”标准,倒排工期、压实推进,加快农村户厕改造进度,对未达标的厕所逐步改造提升,高质量推进“厕所革命”。
记者:张艳 陈星安
初审:陶晶晶
复审:王立先
终审:陈昌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