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节日 冬至)吃“馄饨” 不吃狗肉 港城冬至习俗很独特

于涛 常骋 2023-12-22 17:40:19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从古至今,民间均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关于冬至的习俗有祭祖、吃汤圆、吃饺子等,那么在咱们港城,都有哪些独特的习俗呢?

冬至,又称“长至”、“一线”,意指这一天中国所处的北半球白昼最短,以后每天白昼渐长,“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称为冬至。在这一天,港城市民往往会上坟祭祀祖先,以表达怀念和哀思。回到家里,家家户户开始吃饺子,寓意冬天不受冻,家庭和和睦睦。

中国民俗学会研究馆员 连云港民俗专家 徐洪绕谈到,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连云港这个地方饺子和其他地方有区别,除了月牙形的普通饺子之外,还有一种叫猫耳饺,猫耳饺是外地常说的馄饨,但是又和馄饨不一样,它捏好了以后,两个角像猫的耳朵。要先吃猫耳饺,后吃饺子。

“寒冬至,狗肉肥”。在冬至节气,我国很多地方例如贵州、徐州等地,都有吃狗肉的习俗,它与羊肉一样被称为是冬令进补的佳品。但是在咱们港城,在冬至这一天,是绝对不能杀狗或者吃狗肉的。

市非遗中心副主任 民俗专家 徐洪绕谈到,传说二郎神,他的哮天犬帮海州人民消灾驱魔,所以海州人认为,吃狗是对哮天犬的一种不尊重,所以海州冬至,甚至是全年,他是忌吃狗肉的。

另外,在冬至这一天,港城还有一个特别的吉祥物---芦苇。因为冬至是极阴之天,芦苇长在水里,叶子又受到日光的照射,是阴阳结合的产物。所以在老海州地区,港城市民往往会在冬至这天用芦苇生火做早饭。此外,芦苇还被用来穿冰糖葫芦,因为看起来像是红红火火的钱串子,寓意着生活红红火火,事业步步高升。

记者:于涛 常骋

初审:陶晶晶

复审:王立先

终审:陈昌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