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一线去 到基层去 到群众中去·新春走基层》寒冬里的单车“摆渡人” 每天“撸铁”5000斤
作为城市公共交通“毛细血管”的共享电单车越来越受青睐,也带动了一批人就业。从白天到夜里,“守车人”也是“守夜人”,他们每天都在路上奔波,更换电瓶、调度车辆,还要对车辆清洁、维护,从早到晚。他们的忙碌也给更多人的出行带来了方便。今天的《新春走基层》专栏,就让我们走近寒冬里的单车“摆渡人”。
现在很多人出行都会选择共享电车,可是您知道吗?为了方便大家出行,这需要很多人在背后为此而忙碌。
在连云港火车站出口南侧的共享电单车站点,记者看到,站点管理员杨雪正在擦拭车辆。此时,现场大约有20辆电单车,每辆车杨雪都需要边打扫、边检查,以确保车辆的正常使用。
杨雪 市城建控股集团鑫城公共公司车辆站点管理员:我们这边有6个站点,我要来回巡查,巡检,引导用户怎么骑车,因为有人不会嘛,我要引导他们。
杨雪负责的连云港火车站片区共有6个站点,每天需备足的共享电单车不少于300辆。杨雪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这6个站点之间来回奔波,要确保车辆能够正常行驶、停放有序。可以说,只要是上班时间就得一直走动,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在火车站广场出口西侧的共享电单车站点,李军保和同事正从调度车上往下搬运共享电单车。
李军保 市城建控股集团鑫城公共公司调度员:我们都会从平台系统上看,哪里的车子使用率比较低或者比较多的地方,我们把它调到使用率高的地方。
一辆共享电单车重量大约在50公斤,虽然装车、卸车时,有坡道,但一天下来还是会吃不消。相对于搬运车辆来说,换电员的工作可能更加不容易。巾帼不让须眉,今年42岁的马炳叶虽然是一名女性,但却是行业里的工作标兵。每天上班时间,她都会骑上一辆黄色的三轮车,载上电瓶,去各个站点更换下缺电的电瓶。
马炳叶 市城建控股集团鑫城公共公司换电员:手机APP,后台,哪里需要换电,我们会提前规划好路线,沿着这个路线去换电。
像我们现在手机能看到的,附近有多少辆车需要换的?
马炳叶:整个,一共有135辆。
通过物联网、导航定位、人工智能等科技的赋能,共享电单车不仅能“主动”向系统上传数据,还能按照指令向运维员“报告”位置。但即便有科技的支撑,换电员依然是个跑腿活、体力活。和其他人的工作有些不同,换电员还得早出晚归。
马炳叶 市城建控股集团鑫城公共公司换电员:每天拎上拎下,一块电池换电就是两电,然后你还要回去充电。
马炳叶说,她的目标是在高峰时段前清零低电量车。为了这一目标,她平均每天要拎电瓶300多次,以常见的18斤一个电瓶为准,每天需要“撸铁”约5000斤。这对于一个弱女子来说并不容易。从天色朦胧的清晨到漆黑的夜晚,像马炳叶这样的“守车人”也成了“守夜人”,他们无暇顾及不同时段城市的面貌,他们更在乎这份“家附近的获得感”。工作被需要,被认可,就是他们一直在路上的动力。
记者:焦薇圩 骆帅 张韬
初审:汪振宁
复审:王飞
终审:陈昌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