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一线去 到基层去 到群众中去·一线故事》(江苏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王华:向光而行 照亮患者未来

李蕾 魏鑫 2024-03-13 19:08:02

为推动岗位学雷锋活动深入开展,在2024年“3.5”学雷锋纪念日前夕,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公示了10个江苏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10名江苏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其中,连云港市眼科医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王华被评为第十批江苏省岗位学雷锋标兵。从业27年来,他做了2万多台手术,收到了200面锦旗,进行了万余例义诊...... 被患者亲切地称为“光明的使者”。

上午8:30,王华像往常一样,准备开始查房。张霞春是他的一个老患者,这次她和她姐姐一起专程来找王院长做白内障手术,手术很成功,今天就可以办理出院手续。

【现场声】王华 连云港市眼科医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现在怎么样?

张霞春 患者:王院长,做手术以后我心情非常高兴,眼睛做得很成功。

王华 连云港市眼科医院党总支副书记 院长:行,好的。你这个比较特殊一点,你这个眼睛有外斜,我担心你会出现重影。现在没有重影吧?

张霞春 患者:没有重影。

1997年,王华从扬州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连云港市眼科医院,自此开启了他27年的“扫盲”生涯。作为医院的“第一把刀”,很多患有青光眼、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眼疾的患者慕名从数百公里外赶来。

王晓阳 患者:1月份做了第一只眼,做完视力能达到1.0。术前检查,做完以后早上晚上都来看,有疑问问他就解释得很清楚,我们心里感到很踏实。

王华 连云港市眼科医院党总支副书记 院长:对于我来说,每天最开心的事情,也就是第二天查房的时候我们这些患者说,哎呀,我看见了,很开心的那种感觉,其实这个真的比干任何事情都有一种成就感。

27年来,王华累计为2万多名患者完成了各类眼科手术,最多时一天要做40多台手术。为了更好地为眼疾患者服务,王华院长励精图治、大胆改革,将医院眼科细分为9个亚专科、5大中心,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综合诊治能力,眼科医院眼底病的诊断和治疗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白内障手术水平位居省内前列。多年来,王华10多次拒绝了省内外医院百万高薪的聘请,更是从来不收患者送来的所谓“心意”,他说“医生的工作就是要单纯地为病人解决痛苦,永远不能和金钱挂钩”。

王华 连云港市眼科医院党总支副书记 院长:我们现在最核心的问题,我们要发展我们的医疗技术,有了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务,同时我们要改善我们的服务态度。因为老百姓来看病的时候真的不容易,我们希望,病人来的时候,我们要将心比心,把他当成你自己家里的人,当成你自己来看,所以我们眼科院现在整个对病人的态度也是慢慢一直一直在提升。

王华告诉记者,他出生在农村,从小就看到村里很多老年人因为家里经济困难,医疗技术所限,眼睛失明了,生活十分痛苦。长大后,他如愿成为一名眼科医生,广泛发动业内力量定期下乡开展义诊、走访慰问累计2300多场次;看到农村贫困患者的疾苦,就组织大家自发捐衣捐物;看到贫困老人治疗不易,他自掏腰包为他们购买医药和生活用品......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是白衣“活雷锋”。

不仅是对于患者,对于年轻的医生,王华同样是充满一颗仁心。为了快速让青年医生成长起来,他还大力开展师徒传帮带工程,培养了20多位专家型医生。


记者:李蕾 魏鑫

初审:汪振宁

复审:王飞

终审:陈昌旭

0